×

AI

大新银行:美股中长线可望持续受惠人工智能相关发展 看好工业股

hqy hqy 发表于2025-07-20 浏览2 评论0

智通财经APP获悉,日前,大新银行经济研究及投资策略部发表美股策略。该行指出,关税限期临近,贸易前景高度不确定,加上关税对经济及通胀的影响或有延后性,美国部分经济环节有转弱迹象,短线可能为美股带来波动。在中国的人工智能竞争下,龙头科技股业绩能否持续表现优于市场预期,或是左右美股走向的关键之一。美国在科研料仍能保持主导地位,美股中长线可望持续受惠人工智能相关发展。人工智能和能源基础设施领域投资增加,加上北约成员国加大军事开支,大新银行维持看好工业股。

梁海明:人文学科在AI时代的不可或缺性

AI

梁海明:人文学科在AI时代的不可或缺性

hqy hqy 发表于2025-07-20 浏览2 评论0

概要

丝路智谷研究院院长梁海明在《文汇报》撰文表示,在人工智能迅速发展的背景下,人文学科的价值不仅未被削弱,反而愈发凸显其不可替代性。他强调,语言与文化是AI技术发展的重要支撑,缺乏人文基础的技术难以真正贴近人类需求。香港应重视人文学科与科技的融合,培养兼具人文素养与科技能力的跨界人才,以提升在全球竞争中的软实力与话语权。

AI

《理性看待人工智能医疗:机遇与挑战并存》

hqy hqy 发表于2025-07-20 浏览0 评论0

崔光烨

近年来,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掀起了惊涛骇浪。从辅助诊断到疾病预测,从智能影像分析到个性化治疗方案的制定,人工智能展现出了巨大的潜力,仿佛为医疗行业注入了一股神奇的力量,让患者看到了更多治愈的希望。一方面,人工智能的优势显而易见。它能够快速处理海量的医疗数据,精准地识别病症特征,其诊断准确率在某些方面甚至超越了经验丰富的医生。这不仅可以提高医疗效率,减少误诊和漏诊的发生,还能为偏远地区医疗资源匮乏的患者提供及时的诊断建议,缩小城乡医疗差距。例如,一些基于人工智能的眼底筛查系统,能够快速检测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疾病,为早期干预争取了宝贵时间。然而,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应用也引发了诸多争议。数据的隐私和安全问题首当其冲。医疗数据包含大量患者的敏感信息,一旦泄露,将对患者造成巨大伤害。此外,人工智能模型的可解释性不足也是一个难题。医生需要理解诊断背后的逻辑才能做出合理判断,但目前的人工智能模型往往是“黑箱”状态,难以让人完全信服。而且,过度依赖人工智能可能导致医生专业技能的退化,医患关系也可能因机器的介入而变得冷漠。但不能因噎废食,我们应积极引导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健康发展。政府要加强监管,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确保数据安全和合规使用。科研机构和企业应加大研发投入,提高人工智能模型的可解释性和准确性。同时,医生也要不断提升自己,学会与人工智能协同工作,共同为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只有这样才能让人工智能真正成为医疗领域的有力助手,而非潜在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