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面的世界已经发展成这样了吗,这是最近经常发出的感慨。电脑已经长大了可以自己画画、写文章,无聊的会议不想听WPS可以自己总结会议重点,看不懂的外国视频中文文字自己就能跳出来,甚至美甲都可以刷门禁卡。不得不说,人工智能更新迭代越来越迅速,科技的发展逐渐超乎想象,新产品如雨后春笋。
近期,一个无人驾驶网约车的视频火爆网络,众人纷纷感慨,我还考驾照干嘛…要是半夜打到这车,我魂都丢了…无人驾驶走入人们的生活,发生交通事故,谁来承担责任呢,无人驾驶等于无人负责吗?

(图片源自网络)
首先,无人驾驶汽车发生交通事故后,如何确定承担民事责任的主体。科技的发展已经能够达到自动驾驶状态时,系统能自动操作车内各类设备完成全部的驾驶任务,从行驶到路线选择再到停车都具有自主性,那么在判断责任主体时,可以依据产品责任进行划分。自动驾驶系统负有安全注意义务,即应遵守交通规则及行车原则。网约车公司或车主也应当承担安全注意义务,主要包括及时对汽车进行维修与保养、及时下载并更新系统应用等义务,以确保汽车的行驶状态与稳定性。在使用无人驾驶系统时,无人驾驶汽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损害且属于该无人驾驶汽车一方责任的,若网约车公司或车主未按照使用说明或提示履行安全注意义务进而发生交通事故,网约车公司或车主应对受害者承担侵权赔偿责任。若网约车公司或车主赔偿后,能够证明是因无人驾驶系统缺陷原因造成损害的,可以依法向生产者追偿,也可以直接向无人驾驶汽车销售者进行追偿,无人驾驶汽车的生产者和销售者承担相应的连带责任。而且,由于致害的根源在于生产者,所以在生产者和销售者如何承担责任的内部关系上,应当由无人驾驶汽车的生产者承担最终的责任。
为了更好地解决无人驾驶汽车交通事故侵权责任问题,无人驾驶的生产商应关注对车辆的事件数据记录仪,以便能对无人驾驶汽车行驶全过程进行记录与传输,准确了解发生交通事故时车辆是否处于自动驾驶的状态,进而明确侵权主体,通过对路面情况及车内环境进行准确记录,界定发生交通事故的原因,为因果关系的认定提供方便,还能记录车辆的所有者是否合理妥善地履行了接管义务,为其责任承担提供依据。另一方面,建议对无人驾驶车辆上路前进行相应的保险制度,确保车辆在事故发生后,受害人能于第一时间获得救济。
总之,无人驾驶不等于无人负责。希望在未来,人工驾驶不再神秘,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技术可以更好的为人们的生活服务。
来源:西安市碑林区人民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