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超过5000个AI应用月活跃用户量排名中位列全球前25。
总用户规模超过6.5亿,月活跃用户超过1500万,其中海外用户达95%以上。
国产AI应用访问量排名连续数月稳居第一,国内唯一月活用户超千万AI互联网产品。
50余家国内顶级创业投资公司蜂拥而至洽谈注资。
……
注:本文除人物图片外,所有图片画面均由FOTOR或Clipfly平台生成。
这是国产大型数字创意平台FOTOR出海国际AI应用舞台的近期亮眼表现。
这款顶流AI应用由“中国智造”,它来自西南财经大学!
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教授、中国区块链研究中心主任段江带领“基于人工智能和区块链技术的超大型数字创意平台”团队成功研发FOTOR,持续深化AI领域前沿探索。

沧海亮剑 搏击AI应用国际舞台
“西南财大教授也能做成世界顶级科技产品!”段江一言掷地有声。“构建世界级生成式AI科技产品,为祖国创造规模化外汇收入,在全世界当前最为关注的科技领域——生成式AI领域竞技中为西南财大赢得一席之地,这是我们的目标和梦想。”
FOTOR的探索始于2009年,短短几年即在数字图像图形技术领域形成世界一流的研发力量,并在全球市场稳扎稳打,一步步超越同期竞争者,成为国内第一、世界排名第三的在线综合图像图形工具平台,被GOOGLE PLAY授予“全球顶级开发者”称号,并被英国BBC科技频道称为PHOTOSHOP的后继者。


2022年,团队敏锐捕捉到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AIGC)这一“最强产业风口”,迅速上线AI功能,吸引海量用户,并用长期积累的完整图像功能和领先图像技术成功留住了用户。
“生成式人工智能是基于算力、数据、模型等自主创造新内容的数字技术,在基建、模型、应用等领域都具有巨大潜在科技创新空间。这一技术正在推动人工智能完成从感知理解领域向自主创造领域的深刻跨越,衍生出广泛的数字科技应用新形态。”段江说。
今年1月底,段江团队创新推出一站式人工智能长视频制作平台Clipfly,集合人工智能视频生成、人工智能视频增强、视频编辑等功能,仅仅两个多月时间,这款软件就已在海外拥有约10万用户。

厚积薄发 攻关数字内容领域“卡脖子”问题
FOTOR在国际AI应用舞台的领先地位,有赖于段江团队近年来在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数字技术领域的持续积淀和科研攻关。团队锚定数字内容生态领域,开展以区块链、人工智能和管理科学为基础的交叉融合科学研究和产业创新孵化,专注于人工智能算法和图像处理算法研究、数字内容保护技术及交易技术研究等。其中,围绕超大神经网络训练中的数据效率问题所取得的关键技术突破分外亮眼。
2022年,人工智能领域国际顶尖期刊IEEE Transactions on Pattern Analysis and Machine Intelligence(TPAMI)在线发表团队陈智教授最新研究成果:Supervised Anomaly Detection via Conditional 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 and Ensemble Active Learning。TPAMI被模式分析与机器智能IEEE汇刊、中国计算机学会和中国自动化学会等多个学会定位为“国际极少数的顶级刊物”,其影响因子为24.314,2020年位居计算机工程、电子工程及人工智能相关期刊之首。
段江团队上述研究成果聚焦“异常点识别”这一数据挖掘领域内关键性基础任务,针对解决训练深度模型所需的大规模标注数据获取难题,创造性提出一种大规模生成和使用“假数据”的方法。与现有13种最先进方法比较,新方法在仅需对5%训练数据进行标注的情况下,就能获得25%-52%的识别精度提升。这一成果显著提升深度模型对不平衡数据的处理能力和可解释性,有效突破了大型、超大型神经网络训练数据效率瓶颈,极大地帮助欺诈检测、异常识别等数据挖掘任务高效完成,支撑数字创意生成从“产品级应用”进化为“平台级”“产业级”应用。
去年以来,段江团队还先后围绕针对现有深度模型“黑盒”特性和长尾分布的可解释性机器学习算法、室内场景图高质量生成算法、基于区块链技术的资源回收等内容,在IEEE Transactions on Pattern Analysis and Machine Intelligence和IEEE Transactions on Knowledge and Data Engineering等国际顶刊、CCF-A级会议上发表10余篇高水平论文成果。

教书育人 培育孵化拔尖创新人才
弄潮全球科技创新一线的段江团队,也影响和指导着西财学子勇敢追梦。作为大学教师,段江为本科生、研究生开设“区块链技术”“IT前沿技术专题”等课程,课程中涉及到的程序设计、计算机视觉、数字图像处理等内容,对学生来说难度系数较大。“想让学生在知识和技能方面真正有所收获,开课是一件很严肃审慎的事,老师必然全力投入,也会很辛苦。”段江说。为此,他把自己的学术研究经验和创新创业经验精心整理,巧妙变成心得体会,并有针对性地适时补充到教学环节和实践环节,收到了化难为易、点石成金的良好效果。
2012年开始,段江把创新创业课程引入到学校本科和研究生教学中。他结合自己的创业经验告诉学生“如何把科技和市场结合”“如何做科技型创新型的产品企业”,实打实地帮助学生进行实践性创新创业,并借力创新创业活动挑战实现学生快速成长。仅2023年度,团队陈智教授和杨城副教授就指导上百人次同学参加国际级、国家级和省部级创新创业竞赛及学科竞赛,共获得包括“花旗杯”金融创新应用大赛一等奖、“花旗杯”金融创新应用大赛“虚拟经济”单项特别奖、ICPC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亚洲区总决赛银奖、“百度之星”程序设计竞赛金奖、四川省大学生程序竞赛金奖等在内的40余项国家级、省部级奖项。
还有一封感谢信令段江记忆深刻。一个学生在段江公司实习结束,专门写来一封信:“突然写这封信是想感谢您对我的帮助。两个月的实习,虽然时间不长,但对学校和公司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发觉学以致用的道路还很长,要继续学习的知识还有很多……”段江觉得很欣慰,他说:“亲眼看见学生成长,是作为老师最开心的事情。”
END统筹指导 | 党委宣传部
出品 | 融媒体中心
撰稿 | 杨婧岚
部分内容综合自川观新闻、《四川科技报》报道
图片 | 受访者提供
版式 | 曾红
------
校对:李一鸣 | 责任编辑:李昊楠 | 审核:闫文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