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马子倩 实习生 李奕喆 记者 陈小茹)“请问您如何评价中国目前在基础科学领域所取得的进展,和以DeepSeek为代表的中国人工智能技术所处的国际水平?”近日,一位来自中国人民大学信息学院的在读博士生,在一场公开演讲活动中向墨西哥科学院院长何塞·施雅德提问。
“在科学和其他众多领域,中国的发展速度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施雅德回答说,以数学领域为例,多年前中国本土数学发展尚不明显,当时虽已有杰出数学家,但很多在海外。如今,中国在许多方面已变得非常强大且持续发展。同样的情况也适用于其它科学领域,中国正在迅速赶上,并变得越来越强大。
墨西哥科学院院长何塞·施雅德是一名享誉世界的数学家,研究领域包括奇点理论、动力系统和复杂几何,2021年曾获得由美洲数学委员会每4年颁发1次的所罗门·莱夫谢茨奖。他还在上世纪80年代担任墨西哥数学会主席期间创立了墨西哥数学奥林匹克竞赛。
近日,施雅德出现在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举办的区域国别论坛之“全球名家”活动上。他介绍自己此行的目的是促进中国与墨西哥之间的学术交流、建立独立创新的知识体系,进而更好地帮助墨西哥实现自我发展,为拉丁美洲国家构建自己独立的知识体系作出贡献。“我们知道和墨西哥相比,中国更强大,但墨西哥也可以分享一些专长,了解如何帮助彼此共同发展。”

有关数学的有用性和有趣性,贯穿了施雅德题为《以科学为途径,构建世界模型》的演讲始终。“我们经常会问数学有什么用?其实大家可以发现,在日常生活中,每个地方都有数学。”施雅德举例说,从现在大范围应用的人工智能工具,到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银行卡支付,背后都是以数学作为支撑,这意味着人们需要去了解新的数学知识,进而更好地了解世界的变化和发展。
“更好地了解我们生活的世界,意味着也许可以为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作出贡献。”施雅德找到的理论工具是“建模”。他认为,变化或者说运动是日常生活的基本特征,一切都在变,一切都在动,可以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汲取数学学科的有效信息,利用建模产生的成果,更好地去了解研究的问题。
比如,“流”是数学学科的一个重要概念,将其应用于研究运动和变化时,离不开对平衡和稳定的分析。放在经济学语境里,这些概念可以用于了解经济发展的稳定性。“若能找到这样的平衡点对经济发展非常有利,一旦平衡点被打破,会对经济产生一定影响。”施雅德解释说。
施雅德提到,在理工科研究中,人们可能会更多关注科技发展本身。但是,所有的数学最后都要走向应用。这时就要发挥社会科学的作用,用好科技发展的成果,做好相应的规划。
在问答交流环节中,他以人工智能为例提醒说,人工智能在数学的推动之下正在改变全世界,但人工智能的发展具有双面性,因而要确保其影响是积极的,防范人工智能被滥用的风险。
施雅德认为,整体来看,人工智能对改善人民福祉还是有好处的。“比如,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的科学技术在发展,这些技术被很好地应用,从而改善了人民生活的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