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家港律师|如何使用各类AI工具,提升客户服务能力?

hqy hqy 发表于2025-04-20 19:48:04 浏览4 评论0百度已收录

抢沙发发表评论

2025年蛇年春晚一过,一款名为“Deepseek深度求索”的AI工具如从天降一般,瞬时间将人工智能工具向全国各行各业迅速席卷而来并广泛深入普及推广。以前我们还觉得AI工具距离我们的现实生活比较遥远,且使用起来可能也没有想象的便利,尤其是需要费用的情况下,AI的普及没有那么快。但是随着Kimi、Deepseek、豆包、腾讯元宝、通义、文小言等一系列工具在这个春节的迅速推广,我们需要意识到这些AI工具确实可以给工作和生活带来非常大的便利。

笔者是在江苏省张家港市执业的一名律师,执业多年来自己虽然也整理了一套法律法规汇编,但是使用期间也能局限于Office工具栏中的工具。现在有了这些AI工具加持之后,我想简要的归纳一下,律师可以如何使用AI工具来更好的为客户提供法律服务。

一、律师在诉讼案件中的角色定位分析

举个简单例子,大家比较关心的一个问题,遇到诉讼案件,聘请律师可以发挥什么作用

这个问题,我分别使用了Kimi、Deepseek、通义、豆包、腾讯元宝、文小言等AI工具进行了检索,以不超过100字的答案限制,通过比较和整合,整理出的答案是:

“聘请律师可发挥以下作用:

1、提供法律咨询,分析案情利弊;

2、指导诉讼程序,规避法律风险;

3、收集整理证据,完善举证链条;

4、代理出庭辩论,提升胜诉概率;

5、参与调解协商,争取最优方案;

6、协助强制执行,保障权益实现;

7、与对方律师谈判,争取有利方案。

律师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可以极大提高胜诉几率,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另外,律师通过专业能力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降低诉讼成本。”

以上这些回复内容,不仅可以让当事人知晓聘请专业律师代理案件,可以给起诉或者应诉带来的一些作用,而且律师个人自己也可以进一步明确在代理过程中自己的角色定位,争取双方共赢的一个局面。

二、囿于中小企业小额顾问费,律师如何最大程度发挥作用?

聘请常年法律顾问,对于律师和客户双方而言,可能都会面临一个尴尬的局面。一方面,客户因自身经济条件所限无法给律师支付太多的顾问费,同时当顾问合同到期后,有时候也不太愿意续签;另一方面,律师虽然接下来这家企业的常年法律顾问业务,但是由于客户的业务量要么过少导致来年不续约,要么是客户的业务量太多,过多的挤占了律师的工作时间,律师的服务态度以及服务效率都会下降。

如何破局,争取共赢的局面?我们可以将上面这个问题简要归纳为如下一个问题,当中小企业的顾问费不足时,律师如何有效分配时间精力来处理顾问业务,既能让客户有付费的满足感且获得来年续约的议员,同时也不会过多给律师消耗工作时间精力,达到双方共赢?

因为篇幅所限,我们把答案的字数限制在800字左右。让我们来看一下这些人工智能软件是如何给出答案的?

通过各种AI的解答,笔者对以上回复内容的比较和归纳,可以得出,对于上面这个实务中常见且又尴尬的问题,我们可以通过这些方式来解决:

1、聘请常年顾问合同中,明确约定客户最关心的服务需求以及律师能够在年度内给出的服务数量上限,明确服务边界;

2、律师个人建立一个资料数据库,包括合同以及其他文书内容,可以帮助客户应对一些简单的法律问题,好腾出时间;

3、律师个人需要规划好自己的时间,根据事情的轻重缓急,尽可能在精力最旺盛的时期集中处理客户反馈的法律问题;

4、有必要组建一个法律服务团队,根据团队成员的经验来消化掉一部分的法律服务,为律师个人展业腾出时间和精力;

5、需要定期的和客户保持沟通渠道,了解客户的实际需求变化以及反馈法律服务的实际情况,并进行整理后报告给客户。

三、对于法律问题,通过多番多轮检索,尽可能全面和细致

面对客户提出的法律问题,我们律师可以通过自己专业知识和办案经验给出客户的解答。随着现在AI工具的加持,可能会进一步让行业内卷,这种内卷本质上对于律师而言,是在督促律师个人不断学习,提升自我;对于客户而言,这个确实是实打实的好处。

我们不能因为行业的内卷,就否定掉律师这个职业本质上是一个需要终身学习、不断向他人、向各行各业优秀的人学习的一个事业。了解了这个现实之后,我们需要静下心来,将法律服务的内容借助AI的加持进一步优化。

假如我们现在面对客户的一个咨询法律问题,举个例子,“公司现在因拖欠货款被起诉,收到法院传票之后该如何有效应诉来帮助化解诉讼风险,避免产生不必要的法律成本?”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前期可以帮助客户通过拨打12368咨询热线、检索法律法规、中国裁判文书网、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威科先行等网站来了解以下信息:

这个案件中客户以及对方的工商信息、诉讼执行案件情况、有无财产保全、相关类似案件中同一个承办法官的裁判思路、同类案件中被告的答辩应诉思路等内容,方便我们前期给出客户一个较为全面的咨询意见。

掌握了上述信息之后,如果需要应诉的,我们可以借助当前的人工智能工具,看看除了一些我们自己个人常规的思路之后,还有无其他思路可供借鉴:

当公司因拖欠货款被起诉,并收到法院传票后,为了有效应诉并尽可能化解诉讼风险,可以采取以下步骤:

1、获取诉讼文书,了解原告的诉讼请求以及事实和理由;

2、在答辩期内提交答辩状,这个答辩思路个人认为没有进行庭审突击;

3、整理证据材料,对对方的诉讼请求以及事实理由围绕自己的答辩思路进行有针对性的整理,必要时可以申请法院调取或者申请司法鉴定;

4、委托专业律师对案件的情况进行评估分析,以判断该案件有无必要进行调解、反诉以及应诉等可行性;

5、在开庭之前或者开庭时,与承办法官进行沟通,或者在开庭时对于之前所提交的答辩状再进行补充和完善;

6、庭审时仍然在整个诉讼过程中保持可以保持与原告的良好沟通,试图找到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

7、关注诉讼时效以及货物质量问题的合理验收期限等问题,做到心中有数。

笔者认为,2025年注定是一个“人工智能开启年”,不管是不是潘多拉的魔盒,还是生产工具的被迫提升改革,我们律师所从事的法律服务这份工作和事业的根本核心是在于如何能够帮助到客户的这个“人”,让客户能实实在在的感受到法律服务并不是冰冷的工具,而是一个有血有肉有感情有温度的专业人士给予的职业态度和服务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