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高法:依法审理涉人工智能纠纷案件,支持人工智能依法应用立国18年,前后共有4位皇帝,这个国家究竟是怎么回事?

hqy hqy 发表于2025-04-22 06:58:48 浏览10 评论0百度已收录

抢沙发发表评论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王俊 北京报道

在第25个世界知识产权日来临之际,4月21日,最高人民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会上,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陶凯元强调了法院在科技创新保护方面做的工作,包括强化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司法,依法规制破坏公平竞争、扰乱市场秩序行为;研究制定数据产权司法保护指导意见,妥善处理数据权益纠纷,推动数据要素高效流通和交易;依法审理涉人工智能纠纷案件,支持人工智能依法应用,引导人工智能产业健康科学发展。

正在研究起草惩罚性赔偿制度的指导意见

会上透露,2024年,全国法院新收各类知识产权案件近53万件(其中一审47.99万件),审结54万余件(其中一审49.41万件),结案数、审限内结案率平稳上升,案-件比及上诉率、二审改判-发回重审比、申诉申请再审率等各项指标均趋优,审判质效持续提升。

惩罚性赔偿制度有利于惩处严重侵害知识产权行为。去年全国法院在460件知识产权民事侵权案件中适用惩罚性赔偿,同比增长44.2%。最高人民法院在“新能源汽车底盘”技术秘密侵权案中依法适用惩罚性赔偿,判赔金额达6.4亿余元。

据最高法民三庭庭长李剑介绍,目前,民法典、专利法、商标法、著作权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种子法等都规定了惩罚性赔偿条款,最高人民法院专门制定了司法解释。“针对司法实践中出现的惩罚性赔偿的适用问题,最高人民法院正在研究起草指导意见,争取尽快发布。”李剑表示。

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知识产权的保护也变得更为重要。陶凯元表示,最高法依法审理涉高新技术领域知识产权案件,提升关键领域、核心技术等科技创新成果司法保护水平。加大侵害技术成果知识产权行为打击力度,净化科研生态。保障创新主体合法权益,激发科研内生动力。并且,严厉打击商标恶意注册及侵权仿冒,加大地理标志商标权利及驰名商标、传统品牌、老字号保护力度,打造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品牌。强化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司法,依法规制破坏公平竞争、扰乱市场秩序行为,引导行业向开放、创新、赋能方向发展。

在数据以及人工智能领域,研究制定数据产权司法保护指导意见,妥善处理数据权益纠纷,推动数据要素高效流通和交易。依法审理涉人工智能纠纷案件,支持人工智能依法应用,引导人工智能产业健康科学发展。

加强对民生领域、互联网平台、医药、通信等重点领域的反垄断司法力度

强化反垄断,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客观需求,有利于维护公平竞争秩序,推动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和新发展格局。

最高法知识产权法庭副庭长郃中林在会上透露,近年来,人民法院受理的垄断案件呈平稳增长态势。2013-2024年,全国法院共受理垄断民事一审案件1145件,审结1071件。自2019年1月1日成立至2024年12月底,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法庭共受理垄断民事和行政二审案件282件,审结243件,其中2024年法庭审结97件。2024年全国法院认定构成垄断的案件31件,同比增长2.1倍。其中,一审法院认定构成垄断案件14件,同比持平;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法庭二审认定构成垄断17件,同比增长4.6倍。

在重点领域强化反垄断行为司法的规制。郃中林表示,加强对民生领域、互联网平台、医药、通信等重点领域的反垄断司法力度,营造保护市场公平竞争和鼓励创新的良好环境。就民生领域而言,案件涉及教育、医药、食品、供水供气、出行服务、建材供应等行业。

此外,加强反垄断执法司法协调配合。最高法通过积极受理和裁判反垄断执法后继民事诉讼、积极将民事诉讼中发现的垄断违法线索移送反垄断执法机构、依法审理反垄断行政诉讼案件等,促进反垄断行政查处与民事赔偿有机衔接,行政执法标准与司法裁判标准协调统一,切实形成反垄断执法司法合力。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