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索引擎“蜘蛛”到底怎么爬?搞懂它,SEO才有方向感

hqy hqy 发表于2025-04-26 00:26:07 浏览8 评论0百度已收录

抢沙发发表评论

说一句可能不太好听的实话:很多人在做SEO的时候,其实都在“瞎忙活”。每天发文章、堆关键词、加外链,像挤牙膏一样等着排名上来,但效果就是不理想,甚至压根儿没动静。

为啥?有个最根本、最被忽视的问题——搜索引擎的“爬虫”可能根本没看见你干了啥。

SEO归根到底是“让搜索引擎更了解你”。那问题来了——搜索引擎怎么了解你?它不是神,它靠什么来“看到”你的网站?

答案很简单:靠爬虫。

今天这篇文章我们就来聊透一个核心话题——**搜索引擎爬虫到底是怎么工作的?它是怎么一步步决定你是否值得被收录、能不能排上名?**你想做SEO做得扎实、有效果,这些底层逻辑必须懂。

一、爬虫是什么?不是虫子,是搜索引擎的“眼睛+腿”

爬虫(Crawler),也叫Spider(蜘蛛)、Bot(机器人),是搜索引擎用来抓网页内容的程序。

它就像是谷歌派出去的“地推小哥”,到处串门,打开各种网站,读取网页上的内容,打包带回公司(搜索引擎数据库)里做进一步处理,比如分析、收录、排序。

也就是说:你网站上的内容,能不能出现在谷歌搜索结果里,全靠这些“蜘蛛”愿不愿意来你家串门。

它要是不来,页面永远不可能出现在结果页;它来了但看不懂内容,也不会给你权重;它抓到了,但觉得你内容没价值,也一样打入冷宫。

所以SEO真正的起点是:你要先让爬虫顺利抓到你的网站内容,而且抓得舒服。

二、爬虫的“工作流程”分几步?别怕,我给你捋顺了

别以为爬虫只是打开你网页那么简单,它其实背后有一整套流程,通常分成以下几步:

1. 发现阶段(Discovery)

爬虫不是全网随机扫,它有自己的“路线图”。那你的网站是怎么进入它视野的?

主要有几种方式:

你的网站有别的网站链接(外链),爬虫顺着点击进入你提交了 sitemap,告诉它“我这有内容你快来”你在谷歌 Search Console 里主动提交了网址你的网站以前就被它抓取过,它定期会回来看看有没有新内容

一句话总结:新网站一定要主动曝光,等着它发现你,基本就是等寂寞。

2. 抓取阶段(Crawling)

爬虫发现你了,接下来就开始“登门造访”。

这一步,它会像用户一样访问你的网站,打开页面,读取代码结构、文本、图片、链接等。

这时你要确保:

页面能正常打开(别全是404)不要在 robots.txt 里拦着它页面加载速度快,别一进来就卡壳网站结构清晰,链接通顺,别藏得太深

你可以把它当成一个“挑剔的访客”,页面要舒适、整洁、没迷宫,它才愿意继续浏览。

3. 解析阶段(Rendering)

现在的爬虫可不傻,它不仅看你 HTML,还能“看懂”你页面上由 JavaScript 渲染出来的内容。

但注意:

如果你内容是靠 JS 动态加载的,要确保爬虫能等得到、看得懂不要把核心内容藏在复杂的异步脚本后面,它不一定耐心等你加载完不要用太花的框架,越复杂它越可能抓漏

一句话,页面长啥样是一回事,爬虫“看到”的又是另一回事。

4. 索引阶段(Indexing)

到了这一步,爬虫会把抓到的内容传回“总部”,搜索引擎开始进行筛选:值不值得收录?收录之后排在哪儿?

以下因素会影响你是否被收录:

页面内容是不是原创、有深度有没有大量重复内容结构是否清晰、语义标签是否规范网站整体权重是不是够有没有被“惩罚”(比如黑帽操作)

别以为爬虫抓了你就稳了,真正决定生死的是索引阶段。

三、爬虫到底喜欢啥?这些优化建议,SEO人必须刻进DNA

如果你的网站是个“房子”,那你要尽可能把它装修得让蜘蛛觉得舒服、愿意久待。

爬虫偏好的“理想网站”具备以下几个特征:

✅ 页面结构清晰

用好 <h1>~<h3> 标签分层级

内容有主有次,模块明确

不要全部 div + class 搞得蜘蛛没头绪

✅ 内容有料,不是模板文

页面字数别太少,几百字那种基本没收录资格

尽量结合用户搜索意图写文章,有问有答

图片加 alt,表格别全用图片代替文字

✅ 速度快,移动友好

尽量优化代码、压缩图片、开启缓存

手机访问体验要好(现在爬虫以移动端为主)

✅ 内部链接清晰

有面包屑导航、相关内容推荐、目录结构清晰

链接别太深太复杂,重要内容要3层以内能到达

✅ URL友好

越简洁越好,最好是关键词型:/seo-guide/

避免动态参数太多、重复路径

✅ sitemap 和 robots.txt 正常配置

sitemap 里别忘了更新所有关键页面

robots.txt 要允许关键目录爬行,不小心 disallow 掉就尴尬了

四、爬虫不喜欢啥?这些雷区你可能还踩着

很多站长明明内容不错,但爬虫就是不来,或者来了也不收录,问题就出在以下这些“反人类设计”上:

❌ 结构混乱

页面没语义、没结构,爬虫根本抓不清楚你说的重点是什么。

❌ JS 渲染太复杂

关键内容全靠 JS 弹出,爬虫看的是“壳子”,没内容。

❌ 内链像迷宫

重要页面藏得太深,爬虫抓到一半就走了。

❌ 页面太水

全是“欢迎来到我们的网站,我们是专业的……”,这类内容搜索引擎已经抓了几十万个,没意思。

❌ 重复内容过多

不同产品页面用一个模板、换个标题就上线,等着被降权吧。

五、爬虫工作对SEO影响有多大?一切都从“抓不抓你”开始

你写得再好,设计再牛,内容再优质,只要爬虫没来,或者看不懂你在说啥,都白搭。

很多企业站搞了好几个月的SEO,一查日志才发现,谷歌爬虫一个月就来过3次,而且只看了首页、About和Contact,产品页根本没进去过。

这就像你开了一家超棒的店,但地图上压根没标注,也没人来打卡,店门永远是关着的。

所以,爬虫能不能顺利抓你,是SEO中最基本、最底层但最关键的环节之一。

搞不定爬虫,再高级的优化都是“无根之水”。

最后总结一下,别让蜘蛛“迷路”在你网站里

SEO不是发发文章就有用的,前提是搜索引擎知道你写了啥、在哪儿、值不值得推荐。

那一切的第一步,就是:搞清楚爬虫怎么来、抓什么、看什么、怕什么。

所以:

先确认你的网站能被发现再确保页面结构清晰、内容优质、速度友好然后用 sitemap、内链、提交工具加速它的抓取最后监控它抓了哪些内容,有没有收录、收录了哪些

你把这些基础做好了,SEO才有跑起来的可能。搞不清楚爬虫逻辑,就等于网站永远是关灯状态——你再大声吆喝,没人能听见。

真想让SEO有结果,从理解爬虫开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