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动人工智能与国际中文教育深入融合发展

hqy hqy 发表于2025-04-26 09:16:16 浏览2 评论0百度已收录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转自:宁夏日报

  时雯雯

人工智能技术的创新发展,对国际中文教育学术研究范式产生了深远影响,也为地方高校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丰富人才培养方式提供了支持。基于此,地方高校应主动求变,着眼学校国际中文教育目标及发展方向,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与国际中文教育深入融合发展,以适应时代发展需求。

  创新教学手段与学习方式,革新国际中文教育形态。人工智能作为产业变革和教育改革的重要技术推动力,为国际中文教育的改革发展带来了更多可能。鉴于此,其一,地方高校可立足自身发展实际,构建“人工智能+国际中文教育”教学模式,实现人工智能与国际中文推广的深度融合。一方面,搭建国际中文教育教学资源库。构建人工智能教学资源库,将《国际中文教育中文水平等级标准》《国际中文教师专业能力标准》《对外汉语教学语法初级大纲》以及《汉语动词用法词典》等工具书中的内容纳入数据库,提升人工智能在国际中文教育领域的应用作用;另一方面,着眼国际中文教育特点,深入开发人工智能技术教学应用场景,为推动地方高校国际中文教育推广提供技术支撑。其二,地方高校可以根据学生发展实际需求为导向,创新“人工智能+自主学习”的多元学习模式。传统教学模式只重视知识传授,建立在单一学科语境基础上的学习模式难以应对人工智能带来的挑战。

  新时代背景下,地方高校应以实际应用为导向,创新国际中文教育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转变传统学习思维模式和方法,以满足时代发展需求。具体而言,一是重视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引导学生基于自身发展方向及学习实况,自主设定具有可行性的学习目标,并按目标内容完成具体学习任务,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二是地方高校教师应打破学科界限,挖掘多学科中与国际中文教育相关的知识元素,促进多学科知识融合,并重视人工智能知识的应用与教学,培养具有人工智能应用能力的复合型国际中文人才。三是地方高校教师应在重视知识传授的基础上,重点关注学生的学习广度与深度。在引导学生掌握必备的语言技能的同时,围绕学生已经形成的理论知识体系内容,合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思维深度和广度。

  增强现代信息素养能力,提升国际中文教师队伍素养。其一,地方高校应进一步明确国际中文教师的特殊性。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虽为知识传播与获取带来了便利,但无法替代教师在“情”和“意”等方面的引导作用。在国际中文教育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对话交流及其中所蕴含的社会情感,是人工智能无法替代的。其二,转变教师角色意识,改变师生关系。人工智能技术的更新迭代,为国际中文学习者提供了更多的自主性和便利性,这就要求国际中文教师要根据学生发展需求和时代变化,及时转变自身角色定位,明确自身在数字时代应扮演的语言教学者和文化传播者角色,承担起教学任务与育人责任,给予学生应用人工智能自主学习的空间。除此之外,国际中文教师应积极掌握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技能,并将其合理融入国际中文教育教学中,发挥人工智能技术在教学设计等多方面的作用,完善教学模式与方案,鼓励学生依托人工智能自主完成课程学习任务,形成人机互动教学模式下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其三,重视教师现代信息技能与素养的培养,提升地方高校国际中文教师综合素质。国际中文教师既要熟练掌握中国语言文化教学技能,也要有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开展语言教学和研究的能力。为此,地方高校可定期组织专业教师进行培训,邀请校内外国际中文教育领域及人工智能领域专家学者担任培训讲师,引导教师紧跟国际中文教育前沿发展趋势,扩充知识理论体系,掌握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技能及适用教学场景,打造一支高质量、高技能国际中文教师队伍,为推进人工智能与国际中文教育深度融合提供人才支持。

  建立健全考核评估体系,适应智能时代的学术规范体系。一方面,完善评估方式,丰富评估手段和作业内容。当前,人工智能在教学领域应用广泛,在提高教师备课效率、辅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等方面发挥着优势作用,学生可能对其产生一定的技术工具依赖性。基于此,国际中文教师应在丰富教学任务内容和评估手段上下功夫,适当提高口语和听力任务的比重,将写作、文本翻译等内容作为随堂作业,避免学生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简单应付学习任务。另一方面,地方高校应基于人工智能应用范围,完善学术伦理规范。生成式人工智能为教师和学生完成专业论文、成果汇报、研究报告等内容提供了便捷通道,可能对学术规范和学术诚信产生不利影响。鉴于此,地方高校应基于国际中文教育内容特点和学术研究方向,建立健全人工智能体系,将其融入国际中文教育教学的学术伦理规范,防控生成式人工智能可能引发的学术风险。具体而言,一是要明确对学术不端的惩处措施。在专业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紧密结合国际中文教育实践完成学术任务,规范学生学习行为。二是重点培养学生写作技能。地方高校国际中文教师可引导学生合理正确地使用人工智能学习辅助功能,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并帮助学生构建系统的汉语基础知识框架,推荐其应用人工智能技术高效阅读中外优秀著作,从中积累丰富语料,建立学习内容框架,以增强学生写作本领和观点表述能力,提升国际中文教育成效。

  (作者单位:黄山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