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融行业财务管理:人工智能应用实践与问卷调研

hqy hqy 发表于2025-04-26 13:38:09 浏览2 评论0百度已收录

抢沙发发表评论

一、AI财务应用与发展趋势洞察

通过对全球范围的财务AI应用实践情况进行调研分析,我们发现涌现出大量人工智能型财务管理模式,其正在帮助金融机构提升价值创造能力。带来的好处不仅限于降低手工重复作业,实现准确性、时效性的显著提升;还体现在强大的数据穿透能力,在财务分析预测、风险管控、监管合规等方面得到大幅跃升。在此我们总结了以下三大趋势、五项能力和两个转变。

1. AI在财务领域应用的三大趋势

趋势一:从流程自动化到智能决策中枢

人工智能正从传统的财务核算与报告编制向更高阶的业财融合延伸,逐步成为企业决策的核心支撑。财务AI不再局限于效率提升,而是深度融入预测建模、风险预判和动态规划,推动财务部门从“账房先生”向“智能财务”转型。

趋势二:从场景实践到全价值链赋能

早期财务AI聚焦于具体场景实践,如今正向财务全链条渗透,覆盖资金管理、税务筹划、合规风控等复杂场景。领先金融机构正在构建端到端的AI财务体系,实现数据驱动下的全局协同,而国内金融机构整体仍处于从试点到规模化落地的关键阶段。

趋势三:从辅助应用工具到人机共智

财务团队的能力模型正被AI重塑,基础操作岗位逐步让位于策略设计、模型训练和智能系统运维。未来的财务人才需兼具商业洞察与技术架构能力,在AI的助力下聚焦更高价值的战略财务管理与决策优化。

2. AI财务的五项能力,推动传统财务向智能化财务迈进

AI在财务领域的应用,绝不等同于自动化、数字化,智能财务技术将主动的开展具体工作,成为财务管理者与一线员工的工作伙伴,而不仅仅是财务管理的辅助工具。

图:财务智能变革五大能力

3. AI财务的两个转变,为财务智能化提供核心动力与落地路径

转变一:从“提质增效”到“提智增效”,AI成为推动金融财务智能化的核心动

基于我们对金融财务智能化的深入研究,我们发现随着AI在财务领域应用的不断深入,其为金融机构带来的回报预期也越高。其本质是,在AI颠覆了财务的价值创造模式,实现从提质增效到提智增效的跨越,这也是金融机构推进AI财务转型的核心动力。

数据来源:KPMG global AI infinance report

转变二:从“前沿理念”到“广泛应用”,AI成为金融财务迈向智能化的关键路径

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发现,行业领先机构在“应用场景数量”和“AI财务资源投入”两方面都遥遥领先。说明扩大AI在财务领域的应用场景,是财务部门迅速获得AI应用能力,加速迈向智能化的关键路径。

数据来源:KPMG global AI infinance report

二、AI财务应用的障碍与应对实践经验

尽管AI为财务管理带来了各种价值的提升,但是在实际落地的过程中也伴随着众多实际障碍。基于研究成果,我们总结了在AI财务应用过程中普遍遇到的制约因素,以及领先机构选择的突破方向和具体举措。我们希望借此为金融机构财务部门提供参考依据,提升财务智能化的实施效果,为此我们总结了主要障碍、应对策略和具体举措。

1. 主要障碍:“不确定性”是AI财务面临的最大挑战

基于研究成果,我们总结了AI财务应用面临的十项障碍,聚焦在“风险合规、数据治理、员工技能、投入回报”等方面。我们认为上述因素只是表象,其底层逻辑是由于对财务AI未来发展的不确定性,而导致下图所示的众多担忧。

图:财务人工智能的主要障碍

数据来源:KPMG global AI infinance report

2. 应对策略:谋定而后动,围绕具体问题进行突破

通过对领先机构的有益实践进行深入分析,我们发现其主要从以下方面应对“不确定性”。基于“看得清、走得稳、用得好”而制定的应对策略,能够充分打消AI财务应用的“不确定性”,也将为金融机构带来显著的回报,如下所示:

看得清

制定明确的战略和实施计划:财务部门应积极测试并持续优化Gen AI的应用场景,例如财务报告撰写和内容摘要生成等核心功能。同时,必须充分认识到Gen AI在数据安全、主权保障、信息准确性、版权合规以及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存在的潜在风险,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走得稳

在人工智能领域保持领先优势,技术只是基础,人才才是关键:财务团队若想充分发挥人工智能的价值,就不能仅仅依赖外部技术支持,而需要在内部培养专业人才。配备专职的人工智能技术专家。为全体财务人员提供系统化的人工智能应用培训。更重要的是,企业需要将人工智能作为提升员工生产力、工作积极性和团队稳定性的战略工具,这将是实现数字化转型的重要保障。

用得好

AI财务应用不应仅局限于会计和财务报告领域:尽管目前人工智能的应用主要集中在会计和财务报告方面,但其在金融领域的应用范围正在迅速扩展。许多领先实践已开始利用该技术优化财务规划、资金管理、税务运营及风险管理,从而显著提升财务管理的价值创造能力。

管理层需关注以下潜在盲点:人工智能算法的高度复杂性及其"黑箱"特性,可能导致决策过程缺乏透明度。若不加以重视,将直接影响组织内部的信任机制和问责体系。人工智能应用带来的数据量激增往往被忽视,这种指数级增长的数据处理需求会显著增加企业的碳排放量,与可持续发展目标产生冲突。

3. 具体举措:我们建议采取五项举措,确保AI财务应用的顺利推进

我们建议从“战略制定、路径设计、应用场景、科技平台、专业团队”五个方面形成具体举措,确保上述应对策略的有效制定,持续推动AI财务在金融机构的深入应用,具体如下:

三、毕马威助力金融财务智能化转型

作为全球领先的专业咨询机构,毕马威在金融机构财务AI转型领域具备独特优势。我们立足“业财融合+AI科技”,专注为金融机构提供战略级财务智能变革解决方案。依托毕马威财务人工智能组织变革能力,帮助金融机构把握AI发展机遇,应对转型挑战,实现财务管理价值重塑。围绕财务人工智能变革提供以下服务:

四、毕马威诚邀您参与

金融业财务管理人工智能调研

我们期待通过此次调研,研究变革中的应用场景、现状与挑战,以此总结出金融财务智能化转型的发展趋势,为金融行业财务变革提供有价值的参照。

张楚东

金融业主管合伙人

毕马威亚太区及中国

tony.cheung@kpmg.com

杨权林

银行业咨询

主管合伙人(内地)

毕马威中国

david.yang@kpmg.com

崔凯

金融业财务管理咨询服务

主管合伙人

毕马威中国

kai.cui@kpmg.com

赵一诺

金融业财务管理咨询服务

副总监

毕马威中国

nicholas.y.zhao@kpmg.com

庞驰雄

金融业财务管理咨询服务

合伙人

毕马威中国

york.c.pang@kpmg.com

任东旭

金融业财务管理咨询服务

总监

毕马威中国

rick.ren@kpmg.com

高风

金融业财务管理咨询服务

总监

毕马威中国

josh.gao@kpmg.com

本文内容仅供一般参考用,并非针对任何个人或团体的个别或特定情况而提供。虽然我们已致力提供准确和及时的资料,但我们不能保证这些资料在阁下收取时或日后仍然准确。任何人士不应在没有详细考虑相关的情况及获取适当的专业意见下依据所载内容行事。本文所有提供的内容均不应被视为正式的审计、会计或法律建议。

©2025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毕马威企业咨询(中国)有限公司及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均是与毕马威国际有限公司(英国私营担保有限公司)相关联的独立成员所全球组织中的成员。毕马威国际及其关联实体不提供任何客户服务。各成员所均为各自独立的法律主体,其对自身描述亦是如此。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中国合伙制会计师事务所;毕马威企业咨询(中国)有限公司——中国有限责任公司;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香港合伙制事务所。版权所有,不得转载。毕马威的名称和标识均属于毕马威国际的商标或注册商标。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