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江苏频道

工作人员演示人工智能大模型应用系统。雨花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供图
日前,2025年江苏省数据知识产权登记运用典型案例公布,位于南京市雨花台区的一家企业入选。近年来,在以数字经济闻名的南京市雨花台区,人工智能与知识产权共生演进、双向赋能、融合发展的生动场景不断上演。
“小雨,请告诉我,注册商标需要准备哪些材料?申请流程是什么?”在雨花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智能市场监管员“小雨”成为企业新伙伴。通过该局打造的人工智能大模型应用系统,企业办理知识产权相关手续变得更加便捷。企业通过系统可以快速咨询知识产权办理以及个体工商户注册登记、市场主体年报、信用修复等问题。
“我们的大模型可以实现智能问答、精准指导、辅助登记等功能,大模型语料库的建设也是基于行业专业知识。企业提交各类申请时,可以将填写好的材料拍照上传,系统会自动识别。我们将文本、图像、音频等信息联合起来进行训练,生成了这个多模态大模型。”雨花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信用监管科科长仲雯说。
以人工智能赋能知识产权工作的同时,雨花台区还加强专利转化运用。前不久,2024年南京市知识产权转化运用优秀案例发布,“雨花台区把脉产业需求推动高价值专利转化运用”做法入选。近年来,该区深入开展“专利转化运用益企行”活动。2024年全区专利转化助推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实现规模、质效“双提升”,实现软件业务收入2949亿元,新增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0家。
此外,雨花台区还创新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模式,探索建成“一中心一平台双工作站”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包括区知识产权创新与保护中心、区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以及“数字城”和“新滨江”两个知识产权工作站。2024年,该区推动企业专利转让、许可758件,同比增长50.75%,成交金额超1.2亿元;促成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金额18.12亿元、179笔。当地先后获批“江苏知识产权强省建设示范县”“江苏省知识产权建设示范(县域)”和“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建设试点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