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基于AI技术开拓发展临床应用场景,已成为当下各大科技公司的主攻方向。新药研发成本高、周期长是众所周知的事情,提高效率便可以有效的降低药物研发成本,其中传统的药物发现、药物合成在 AI 的辅助下可以极大地提升效率。未来,无论是AI+药物研发,还是与互联网/数字医疗领域的碰撞,我国人工智能医疗领域都将进入到新的阶段。
AI加盟,大幅降低新药研发成本
近年来,医疗产业和AI技术深入结合,药物研发已经成为AI技术应用的重要落地场景之一。目前,AI主要作用于药物研发的六个场景:海量文献信息分析整合、化合物高通量筛选、发掘药物靶点、预测药物分子动力学指标(ADMET)、病理生物学研究以及发掘药物新适应症。简单来说,AI可以从已有的海量文献信息和不断新增的基因、代谢及临床数据中筛查筛选,帮助人类梳理各种疾病背后的复杂网络,进一步找到突破口。同时,它还可以反向将临床药物与新的适应症相匹配,寻找适用于特定病人群体的药物。原本需要大量人力进行的重复性工作被机器替代,从而大大缩短了药物的研发时间,提高了研发效率并因此控制住了研发成本。据TechEmergence的一份报告显示,人工智能可以将新药研发的成功率从12%提高到14%,2%的增长意味着生物制药行业能够省下数十亿美元的研发成本和大量的试错时间。此外,AI在化合物合成和筛选方面比传统手段可节约40%-50%的时间,每年为药企节约260亿美元的化合物筛选成本。在临床研究阶段,可节约50%-60%的时间,每年可节约280亿美元的临床试验费用。由此可见,AI每年能够为药企节约540亿美元的研发费用。总体来看,AI已然成为医疗领域发展的一位重要帮手。AI助力,药企布局更加前瞻
随着AI技术的成熟,越来越多的大型医药企业开始意识到了AI技术在药物研发领域的重要性,并积极与AI企业合作来实现相关产业的布局。目前,默沙东、强生等全球十大跨国药企均已涉足 AI 制药,国内部分药企也同样有所行动。
政策呵护,药企研发或将迎来黄金时代
一直以来,我国新药研发企业除了面临高投入、高风险、长周期等不利因素外,审评审批时限过长以及市场准入机制不健全也是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因素。好消息是,国家近年来陆续出台相关政策措施,鼓励支持AI+药物研发技术的发展及应用。
资本入局,数字化医疗持续升温
除了对产业发展有正向推动作用,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也同时为药企背后的投资者们提供了新的想象。以联想控股旗下君联资本为例,作为一家专业的风险投资机构,通过对中国互联网医疗发展历程的剖析,从2007年便开始布局医疗健康。君联资本认为,坚持挖掘未满足临床需求,坚持系统性研究和龙头发掘,坚持优中选优的选项标准,是颠扑不破的投资逻辑。基于以往的投资经验以及对行业的深度洞悉,君联资本总结出互联网医疗行业版图,并进行了医疗领域的布局部署。而对于具有更广阔意义的医疗数字化的发展前景,君联资本表示将持续看好。如今,君联资本已在103个项目上投资超过13亿美元。作为中国领先的综合性投资管理公司,联想控股旗下弘毅投资也长期专注于医疗健康产业。而在今年1月,中国领先的创新生物药公司天境生物在美国纳斯达克成功上市,也标志着弘毅投资多年深耕创新药投资领域的努力再结硕果。天境生物在纳斯达克成功上市与资本助力密不可分,在过去三年,天境共计融资超过4亿美元,其中弘毅投资于2018年6月29日领投天境生物C轮2.2亿美元融资,创下当年中国生物制药最高金额C轮融资。资本之外,弘毅投资积极帮助公司完善业务发展战略,对接弘毅世界的医药资源,并帮助公司成功赴美上市。成立17年来,弘毅投资在制药、医疗器械、医院管理等领域由点及面进行系统布局,先后投资于先声药业、石药集团、康臣药业、滇虹药业等医药领先企业。2017年4月,弘毅投资入股总部位于旧金山的纳斯达克上市生物制药公司FibroGen,自此进入创新药领域。
总结
据IDC统计数据,到2025年人工智能应用市场总值将达到1270亿美元,其中医疗行业将占市场规模的五分之一。在巨大的市场机遇面前,我国人工智能医疗领域正在AI的助力下加速奔跑。
而更可喜的是,国家一直出台政策支持医疗人工智能的发展,各大医院的很多管理者也在努力参与支持医疗 AI 产品的落地,这对于医疗 AI 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未来,无论是AI+药物研发,还是与互联网/数字医疗领域的碰撞,我国人工智能医疗领域都将进入到新的阶段。而在这一行业浪潮之下,联想控股旗下君联资本、弘毅投资、联想之星也将在既有布局基础上,解决优质企业的资本短缺困境,最终助力行业实现高速成长。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