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安交通大学发布“人工智能先导计划”灭绝多年的物种频繁“复活”,这到底是何原因?玛雅预言成真?

hqy hqy 发表于2025-05-18 14:16:44 浏览1 评论0百度已收录

抢沙发发表评论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孙海华)为积极应对人工智能对高等教育带来的机遇和挑战,4月30日,西安交通大学(以下简称“西安交大”)正式发布“人工智能先导计划”。这一“计划”围绕问题、知识和能力三大图谱,实施搭建七项改革举措,以打造西安交大“AI+教育”的完整生态。

“人工智能先导计划”发布现场。西安交通大学供图

“西安交大高度重视人工智能赋能高等教育,坚持系统部署、分类实施,探索推进了一系列改革举措,围绕产业前沿课题等方面展开合作,努力构建人工智能改革的‘交大范式’。”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学校长张立群表示:学校将2025年定为“人工智能赋能年”,将以“人工智能先导计划”为起点,深耕AI赋能教育的新生态,培养更多兼具家国情怀与创新能力的新时代人才。

西安交大副校长洪军详细介绍了“人工智能先导计划”:“计划”遵循“聚势启新、锐意智创、‌探索突破、拥抱未来”的工作思路,按照“科学规划、统筹布局,交叉融合、创新发展,聚智汇力、全面探索”的基本原则,围绕问题、知识和能力三大图谱,实施搭建AI基座、开展教学改革、开展科研改革、建设教学科研条件、开展系列培训、建设人工智能改革队伍和实施保障激励政策七项改革举措,以全面提高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科学研究水平和管理服务效果。

据了解,西安交大在人工智能领域深耕近40载,始终走在科技创新前沿。1986年,学校在国内最早成立了人工智能专职研究机构——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所,相继获批人机混合增强智能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人工智能产教融合创新平台等国家级科研基地。郑南宁、徐宗本、管晓宏三位院士领衔的团队在计算机视觉与模式识别、认知计算、大数据算法、人工智能系统安全等方向取得了系列突破性成果。

近年来,该校积极构建“AI+”七大改革工程,建设12个专业教育大模型,与华为共建鲲鹏智能科教创新孵化中心,联合兄弟高校实施教育部人工智能领域教材建设计划。这份学术积淀与创新实践,为“人工智能先导计划”的启动提供了坚实基础。

会上,西安交大同时发布了教育智能体DeepEdu1.0以及西安交大“思政云宝”、智能化本科教学平台(思源学堂2.0)、CodeMuse 1.0、“基于知识森林的采集式学习平台”“自动化教学相长”智能体、“算码”智能体、临床医学整合课程智能体集群iSeek、“新能源AI助教”“金融科技研教助手”“慧传”助教十大专业教育智能体。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