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人机怎么飞?武汉公安发布管理办法解读

hqy hqy 发表于2025-05-20 16:14:15 浏览1 评论0百度已收录

抢沙发发表评论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杨然 通讯员 王威 陈龙

近日,《武汉市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安全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正式发布,并将自2025年5月29日起施行。这是武汉市第一部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安全管理工作规范性文件。5月19日,武汉市公安局治安管理支队相关负责人对《办法》内容进行了解读。

今年“低空经济”在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的表述从“积极打造”变为“安全健康发展”,更加凸显了安全发展的重要性。在此背景下,武汉出台该《办法》有着怎样的考量?

相关负责人:当前,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已广泛应用于社会各行各业并融入群众日常生活,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丰富人民群众生活的同时,也带来了“黑飞”扰航、失控伤人、偷拍侵权等问题。《办法》的出台,是构建我市低空安全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既落实了《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要求,也有助于维护公共安全、航空安全、国家安全,为我市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办法》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相关负责人:《办法》规范了我市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的生产、销售和使用,确立了安全有序、服务发展、分类管理、协同高效的基本原则。明确了市、区人民政府及市直各部门的职责分工,确保安全管理工作协同高效;规定了低空飞行监管服务平台的服务内容,加强与省级平台信息共享和安全动态监管;公开了适飞空域、管制空域及临时管制空域;细化了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的登记、识别牌要求、操控员行为规范等;列举了禁止利用无人驾驶航空器实施的行为,如未经批准在管制空域内飞行、违法拍摄涉密场所等;还纳入了应急管理体系,制定应急预案。对投保责任保险、落实安全主体责任和数据安全作出规定。

对于民众而言,在使用无人机时需要关注哪些关键内容?

相关负责人:使用无人机时民众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一)你的无人机属于哪一类?

《办法》将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俗称“无人机”)按照性能分为微型、轻型、小型、中型和大型5个类别。在日常使用中,首先要确认自己无人机所属的类别。因为不同的类别,对应的飞行空域、驾驶执照资质、强制保险投保、飞手民事行为能力等管理要求各有不同。

(二)无人机分类标准?

目前人们普遍使用的是轻型无人机,在国内消费级市场中占比约90%,它的空机重量不超过四千克、最大起飞重量不超过七千克,且最大飞行速度不超过100千米/小时。需要注意的是,划分类型的主要依据不仅仅是重量,还要同时满足最大平飞速度、最大飞行真高等要求。例如,大疆MINI系列无人机重量为249克,虽然按照重量标准被划归为微型无人机,但最大飞行高度和速度均超过微型无人机标准,所以该机型被划归为轻型无人机类别。

(三)怎样让你的无人机起飞?

按照相关规定,在适飞空域内飞行,所有者需要完成实名登记、报送识别信息(微型无人机除外)2个步骤;在管制空域内飞行,所有者需要完成实名注册登记、报送识别信息、投保责任保险、取得操控员执照、飞行活动申请、起飞确认6个步骤。

使用微型、轻型无人机从事非经营性活动,不要求取得操控员执照,但应当熟练掌握操作方法并了解风险警示信息和有关管理制度,不强制投保但鼓励购买保险;从事常规农业无人机作业不要求取得操控员执照,但应该按照主管部门规定取得操作证书。

(四)你的无人机可以在哪些地方飞?

按照国家《条例》规定,微型无人机适飞空域在真高(即垂直于地面的实际高度)50米以下的,轻型、小型无人机适飞空域在真高120米以下的,无需提交飞行活动申请。但在管制空域内飞行,仍需提交申请。申请的单位或个人应在拟飞行前1日12时前,向空中交通管理机构提出飞行活动申请。

今年六月份低空飞行监管服务平台上线后,市民可以通过平台查询管制空域,平台还将面向社会公布临时空域管制通告、飞行活动审批事项、申办流程、受理单位、举报方式,提供飞行风险提示,引导群众合法安全放飞无人机。

(五)怎样确保无人机安全飞行?

当前,无人机的应用越来越广,它体积小、飞行高度低、飞行频率高,非常容易发生风险事故。

提醒:使用无人机必须严格遵守国家、地方以及航空部门的相关规定,了解不同类型无人机对飞手的民事行为能力和驾驶资质等有关要求,并对飞行器进行安全检查。起飞时,严格遵守空域要求,在合法空域内飞行。航拍时,熟悉掌握环境状况,密切关注信号状况,保障信号连接稳定,避免因障碍物而导致碰撞失控,降低飞行风险。

同时,严格遵守《办法》规定的行为规范,比如受到酒精类饮料、麻醉剂或者其他药物影响时,不得操控无人机,才能最大限度确保安全飞行。

如果出现无人机违规飞行的情况,将如何处置?

相关负责人:对空中不明情况和违规飞行,公安机关在条件有利时可以对低空目标实施先期处置,并负责无人机违规飞行落地后的现场处置。依法配备无人驾驶航空器反制设备的单位,应当在公安机关等有关部门的指导监督下从严控制设置和使用。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非法拥有、使用无人驾驶航空器反制设备。

违反《办法》有关无人机公共安全管理规定的行为,由公安、市场监管、经济和信息化、农业农村等职能部门,按照监管职责,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予以处罚。违反《办法》规定,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造成人身、财产或者其他损害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来源:湖北日报)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