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慧法治学术动态(2025年第18期总第141期)

hqy hqy 发表于2025-05-21 11:04:09 浏览2 评论0百度已收录

抢沙发发表评论

学术前沿

王年|公共数据产权的法律构造

公共数据产权是为调整公共数据开发利用过程中各主体利益关系形成的一组以公共数据国家所有权为核心且呈现出极强公私兼容特性的权利。公共数据国家所有权的内核是公有权,本质上属于国家权力,但为了充分实现公共数据的经济价值,还需要通过私法形式来实现社会公共利益。在公共数据“国家所有”的前提下,可按用途将公共数据区分为公用公共数据和私用公共数据。公用公共数据是指受公共目的制约而直接为公众使用或由公共机构所使用的数据,受公法调整,可形成“国家所有权—自由使用权”的产权结构。私用公共数据是指仅能被符合条件的特定主体所获取和使用的数据,受私法调整,可形成“国家所有权—许可使用权”的产权结构。(全文刊《东方法学》2025年第3期)

王年,清华大学法学院助理研究员。

郑志峰|人工智能应用责任的主体识别与归责设计

应用责任可以同时适用于人工智能产品和服务,全方位解决人工智能部署应用端的风险致害责任,是未来我国《人工智能法》需要重点关注的课题。在明确《人工智能法》三分主体架构的基础上,按照救济、一站式与风险原则,不宜将开发者作为人工智能应用责任的第一责任主体,至于提供者、使用者则需要区分人工智能产品和服务分别界定。整齐划一的归责思路缺乏灵活性,应当引入基于风险的类型化思维,不仅契合侵权责任归责的一般原理,也是贯彻人工智能分级治理的理念。对于高风险人工智能,确立无过错责任有助于充分救济受害人,公平分配人工智能技术的风险,避免归责体系的内在冲突;对于有限风险与低风险人工智能,应当分别适用过错推定责任与过错责任,以实现风险与归责的动态平衡。(全文刊《法学评论》2024年第4期)

郑志峰,西南政法大学科技法学研究院教授。

詹建红|大数据侦查的行为规制主义路径:理念检视与规则优化

大数据侦查是大数据技术与侦查活动的深度结合,它是人类社会信息化演进的必然结果。大数据技术的广泛应用和大数据侦查功能范畴的不断拓展,不仅导致侦查活动的形态发生了新的变化,还使得侦查活动的程序性控制体系暴露出结构性缺陷。面对这些挑战,以令状审查主义和权利保障主义为主导理念的传统控制路径,在司法和立法层面陷入了制度困局,而法律保留主义的控制主张也难以接受逻辑自洽性的检视。解决大数据侦查程序性控制问题的关键在于功能保留,防止大数据技术中的支配性要素被随意利用。为此,应将行为规制主义作为宏观路径的核心理念,立足于数据的采集、利用和校验这三个重要环节,明确大数据侦查中的技术行为规则,在对数据采集行为进行概念整合的基础上,围绕权利保障和外源控制确立数据采集控制规则,围绕分级控制和技术边界确立数据利用限缩规则,围绕真实性保障和可靠性保障确立数据内容校验规则,同时强化程序环节的动态控制和改进违法侦查的制裁逻辑,以实现大数据侦查程序性控制体系的同步升级。(全文刊《当代法学》2024年第6期)

詹建红,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教授。

蔡琳|算法科技伦理法制化的逻辑证成与建构进路

算法科技带来的新型伦理风险具有深远性、渗透性与严峻性,已超越传统计算机伦理所能约束的范围。算法科技伦理虽以成文化的形式彰显其强目标性,却囿于结构图谱中“外部性”与“内容”的结构性瑕疵,导致运行机制失灵。面对算法社会的新型伦理风险,算法科技伦理的作用效能呈现出绠短汲深之势,原因在于算法科技伦理对外部结构的约束力较弱。欲实现算法科技伦理对算法行为的更好规制,就需要通过法律控制的思路以增强其外在约束力。在算法科技伦理日臻专门化、成文化、系统化的背景下,推动算法科技伦理的法治化以实现算法社会技术创新与风险遏制的“协同红利”,就成为最佳的路径选择。(全文刊《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24年第4期)

蔡琳,西北工业大学法学系教授。

程乐|企业数据担保融资的法律适用

企业数据担保融资存在数据权利质押贷和数据资产抵押贷两条入法通道。数据权利质押贷是企业基于数据财产权的交换价值,换取银行融资贷款的一种方式。数据资产抵押贷侧重数据的经济价值和流通性,以不转移占有的方式,兼顾抵押权人的受偿需求和抵押人的数据利用需求。数据担保应以登记为生效要件,目前可依托各数据交易平台的互认,实现权利公示和权属查询。数据担保融资贷款金额受数据现时价格p,担保总量q,担保率α的综合影响。鉴于p的波动性,数据估值应是该数据多个优先应用场景下的价值区间,并由估值机构提示数据价值波动风险。为了避免担保数据因时效而贬值,未来融资实践或可尝试数据动态质押的方式,允许出质人在质押期间利用数据并更新数据,以实现数据流通共享和财产担保的双赢。(全文刊《法学家》2025年第2期)

程乐,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雍晨|数字证券的法律规制

证券型通证发行是金融市场内在地发展出来的一种社会融资实践,是从复杂的代币发行中剥离出纯粹的投融资功能,从而主动适应监管、发挥区块链技术积极功能的融资发行方式。数字证券是从证券型通证发行中抽象得到的理论概念。在数字证券概念之下,可解构出“数字资产的证券化”与“证券的数字化”两个概念,数字证券与两者既有联系也有区别,是一种相互交叉与发展的辩证关系。数字证券是区块链技术与金融市场的深度融合,是区块链技术在证券市场的应用。对于数字证券的发展应采取包容审慎的理念予以积极回应,准确识别数字证券的业务实质,采取有效的规制措施预防风险。数字证券应当纳入证券法调整范围,在现有证券法律规制框架之下进行规则调适,以信息披露与准入资格为主要规制手段,对“投资者—平台—发行人”多元主体进行监管,通过设置行政责任与民刑责任协同治理,实现对数字证券的全面规制。(全文刊《法商研究》2025年第1期)

雍晨,重庆大学法学院讲师。

新规速递

国家发改委|《关于全面推行以专项信用报告替代有无违法违规记录证明的通知》

2025年5月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网站公布《关于全面推行以专项信用报告替代有无违法违规记录证明的通知》,要求各地区于2025年9月底前全面开展“信用代证”工作。通知指出,各省专项信用报告应涵盖行政处罚、严重失信主体名单等信息,强化数据质量管理。适用对象包括企业、个体工商户等,鼓励拓展至社会组织和自然人。省级信用牵头部门应扩大报告应用范围,支持信用主体选择报告时间和领域。建立跨省互认机制,简化办事流程,降低成本。设立异议申诉机制,确保信息准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财政部|《关于做好2025年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工作的通知》

2025年5月7日,财政部与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发布《关于做好2025年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各省市申报2025年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重点任务包括围绕企业需求推动深度改造,强化专业供给,探索创新路径,夯实要素保障,加强经验总结等。2025年将选择约34个城市开展试点,试点城市需在重点行业中选择细分领域进行数字化转型。申报城市需在2025年5月20日前提交实施方案,确保资金使用合规,防止违规行为。(财政部)

中国人民银行|《业务领域数据安全管理办法》

2025年5月9日,中国人民银行于网站公布《中国人民银行业务领域数据安全管理办法》,自2025年6月30日起施行。《办法》规定了数据处理者的安全保护义务,包括建立健全数据分类分级制度、明确数据安全负责人、加强数据安全培训以及制定数据安全管理制度等。数据处理者需对重要数据进行风险评估并报送评估报告,发生数据安全事件时需及时处置并报告。(中国人民银行)

美国版权局|发布第三版人工智能指南

2025年5月12日,美国版权局发布了第三版人工智能指南,这也是其最后一版相关指南。该指南聚焦于人工智能与版权的交叉领域,为行业发展带来了深远影响,同时也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此次发布的第三版指南深入剖析了ai活动构成侵权的情形,尤其是ai训练过程的各个环节。这一版指南篇幅较长,超过110页,其中蕴含的潜在法律后果也更为复杂。《指南》涉及人工智能侵权判定、合理使用原则剖析以及未来许可机制探讨等内容。(aigverse)

工信部|《儿童手表安全技术要求(征求意见稿)》

2025年5月14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公开征求对<儿童手表安全技术要求>强制性国家标准(征求意见稿)的意见》。《儿童手表安全技术要求》规定了儿童手表的安全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包括外观安全、阻燃性、防水性能、化学性能、网络安全、数据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内容安全、网络沉迷防治、付费管控、电磁辐射、电磁兼容性、声响要求、电池安全、安全充电、表面接触温度、通讯录交换、生物特征识别、标识及安全警示等方面。(工业和信息化部)

教育部丨发布两项指南助推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

2025年5月15日消息。近日,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发布《中小学人工智能通识教育指南(2025年版)》和《中小学生成式人工智能使用指南(2025年版)》。《中小学人工智能通识教育指南(2025年版)》构建人工智能通识教育体系,小学阶段注重兴趣与认知,初中阶段强化技术原理,高中阶段注重系统思维与创新实践。通过课程重构、资源融通、评价创新、师资赋能推动教育覆盖。《中小学生成式人工智能使用指南(2025年版)》明确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场景,规范各学段使用,确保技术安全、合理、有效辅助教学,促进个性化学习,推动教育管理智能化,同时严守数据安全与伦理道德。(中国政府网)

法律适用

中央网信办|曝光第六批网络谣言典型案例

2025年5月12日,中央网信办公布第六批涉公共政策、突发案事件、社会民生领域网络谣言典型案例。网信部门近期曝光了一批利用ai技术编造谣言的网络账号,共关闭2210个违法违规账号。典型案例包括“ai预测彩票号码百分百中奖”、“广东冰雹比鸡蛋还大”、“杭州滨江发生恶性刑事案件”等谣言。这些谣言通过拼凑、夸大或捏造事实误导公众,相关平台账号已被关闭。(网信中国)

市场监管总局等五部门|约谈外卖平台企业要求公平有序竞争

2025年5月13日消息。近日,市场监管总局会同中央社会工作部、中央网信办、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商务部,针对当前外卖行业竞争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约谈京东、美团、饿了么等平台企业。五部门要求相关平台企业严格落实主体责任,主动履行社会责任,加强内部管理,合法规范经营,公平有序竞争,共同营造良好市场环境,切实维护消费者、平台内经营者和外卖骑手的合法权益,促进平台经济规范健康有序发展。(市场监管总局)

北京三中院|明确“线上加班”作为新型劳动形态的认定标准

2025年5月13日,北京三中院召开发布涉劳动者休息休假权九件典型案例。其中,案例1“劳动者线上办公提供实质劳动,明显占用休息时间的,用人单位应支付加班费”具有典型意义。董某在某管理公司担任招聘专员,因工作性质需在夜间、休息日及法定节假日通过线上平台处理工作事务。董某提交的微信记录等证据显示其存在加班事实,但公司以劳动合同中约定的加班审批制为由拒绝支付加班费。法院经审理认为,董某的工作任务具有周期性,且其提交的证据能够证明其在休息时间提供了实质性劳动,最终酌情认定加班费数额。该案例明确了“线上加班”作为新型劳动形态的认定标准,强调用人单位不能以审批制度为由忽视劳动者实际付出的劳动,切实保障了劳动者在新业态下的休息权和劳动报酬权。(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

韩国|因违规跨境传输用户数据对temu罚款13.86亿韩元

2025年5月14日,韩国个人信息保护委员会(pipc)对中国电商平台temu处以13.86亿韩元(约合人民币740万元)罚款,因其违反《个人信息保护法》(pipa),涉及未经用户同意的跨境数据传输、未履行告知义务及第三方监管缺失等问题。调查显示,temu在未获用户明确同意的情况下,将个人信息交由境外运营商存储,且未对第三方数据处理进行有效监督。此外,temu设置繁琐的会员注销流程妨碍用户行使数据主体权利,并未按pipa要求指定韩国国内代理机构。同时,负责temu用户及卖家数据管理的whaleco和elementary innovation公司也因违反pipa,分别被处以8.966亿韩元和4.9亿韩元罚款。(data policy alert)

欧盟|因广告透明度不足对tiktok启动合规调查

2025年5月15日,欧盟委员会向tiktok通报初步调查结果,认定其违反《数字服务法案》(dsa)关于广告库的透明度义务。调查发现,tiktok未公开广告内容、目标用户及付费方等关键信息,且现有广告库不支持基于上述信息的全面检索,严重削弱了该工具对研究人员识别诈骗广告、虚假信息(包括选举相关操作)的效用。此次调查基于内部文件分析、平台工具测试及专家访谈。tiktok可在答辩期内提交书面回应,欧盟数字服务委员会将同步参与审议。若违规最终确认,tiktok或面临全球年营业额6%的罚款及强化合规监管。(european commission)

欧洲数字权利组织|因违规使用用户数据训练ai对meta发出禁令要求

2025年5月15日消息。欧洲数字权利组织noyb近日向meta爱尔兰公司发出禁令要求函,指控其计划在未经用户明确同意(opt-in)的情况下,使用欧盟用户个人数据训练人工智能的行为违反《通用数据保护条例》(gdpr)第6(1)条。noyb指出,meta不仅未提供有效的“选择退出”(opt-out)机制,限制用户依据gdpr第21条行使反对权,其开源ai模型更导致用户难以行使数据“删除权”和“更正权”。作为欧盟集体诉讼指令认证的合格实体,noyb有权要求法院颁布禁令,并要求meta对受影响用户进行赔偿。(dataguidance)

产业发展

联想|发布超级智能体加码端侧ai

5月12日,联想发布了超级智能体——天禧,搭载在联想最新发布的个人电脑、手机、平板等四款终端上。联想表示,未来,将加速把天禧嵌入所有ai pc、ai手机和ai平板等终端。(财新网)

openai|公告将保持非营利架构

5月12日,openai发布公告,并放出ceo奥尔特曼(sam altman)的公开信称,将让非营利机构继续控制整个openai公司,非营利机构旗下的营利性有限责任公司(llc)将转变为一家具有相同使命的公益公司(public benefit corporation,pbc),而竞争对手anthropic和x.ai等公司也是pbc。(财新网)

manus|宣布向所有用户开放注册

5月12日,国产ai智能体平台manus在社交媒体x上宣布向所有用户开放注册,不再需要经历等候状态。manus称,每位用户每天可以免费执行一项任务,所用用户还可一次性获得一定量的积分以支持任务执行。(manus)

小米|将发布自研soc芯片

5月15日晚,小米集团创始人雷军在微博上宣布,小米自主研发设计的手机soc芯片——玄戒o1,即将在5月下旬发布。小米目前尚未公布玄戒o1的具体规格和关键参数。2024年10月20日,据北京卫视报道,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总经济师唐建国表示,小米公司成功流片国内首款3nm工艺手机系统级芯片。业界普遍预计,这款3nm工艺的soc即为即将发布的玄戒o1。(财新网)

腾讯|发布混元图像2.0模型

5月16日,腾讯发布最新混元图像2.0模型(hunyuan image2.0),基于模型架构创新,该商业化文生图模型达到了毫秒级响应,在行业内率先实现了实时生图。模型于即日起在腾讯混元官方网站上线,并对外开放注册体验。(新京报)

往期精彩回顾

智慧法治学术动态(2025年第12期总第135期)

智慧法治学术动态(2025年第13期总第136期)

智慧法治学术动态(2025年第14期总第137期)

智慧法治学术动态(2025年第15期总第138期)

智慧法治学术动态(2025年第16期总第139期)

智慧法治学术动态(2025年第17期总第140期)

上海市法学会官网

http://www.sls.org.cn

上观号作者:上海市法学会

特别声明:本文经上观新闻客户端的“上观号”入驻单位授权发布,仅代表该入驻单位观点,“上观新闻”仅为信息发布平台,如您认为发布内容侵犯您的相关权益,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