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又看风云起
香港将成全球调解中心,中国方案获 60 国支持,补充联合国机制短板。
2025年5月30日,中国将在香港成立全球首个专门通过调解解决国际争端的政府间法律组织——国际调解院。
这一机构由中国牵头,60多个国家和20多个国际组织的高级别代表将共同出席公约签署仪式,标志着全球治理体系的一次重要创新。

国际调解院的设立源于中国近年来在国际调解领域的成功实践。2022年,中国在调解苏丹、埃及、埃塞俄比亚三国围绕尼罗河水资源争端时提出设立国际调解院的构想。
随后,印尼、巴基斯坦、塞尔维亚等20多个国家积极响应,并于2023年成立筹备办公室。最终,国际调解院将于今年5月底正式挂牌,选址香港。

这一机构的成立背景,与现有国际争端解决机制的局限性密切相关。国际法院等传统司法机构因效率低下、执行困难而备受质疑。尤其是涉及国家主权、安全等重大利益的案件,判决后往往难以执行,导致矛盾无法真正化解。

相比之下,国际调解作为联合国宪章列明的和平解决争端手段之一,具有灵活性和高效性,但长期未能充分应用。国际调解院的成立,旨在弥补这一缺口,为全球争端解决提供新的选项。近年来,中国通过调解促成沙特与伊朗恢复外交关系等成功案例,进一步证明了调解手段的有效性,也为国际调解院的设立奠定了基础。

国际调解院的选址香港也备受关注。作为“一国两制”下的国际大都市,香港凭借司法独立、法治水平和中立性成为理想之选。国际调解院总部将与香港现有的仲裁中心形成互补,进一步提升香港在国际争端解决中的地位。

这一机构的成立意义重大。首先,它为现有国际法院等机构提供了重要补充,推动全球争端解决机制向多元化转型。其次,它标志着发展中国家集体突破西方主导的治理模式,迈向更加平等的国际秩序。更重要的是,国际调解院的成立将进一步提升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为“一带一路”等战略提供支撑。
当然,国际调解院未来发展仍面临挑战。例如,调解协议的执行难题、多文化背景下的调解复杂性,以及香港的国际声誉和运作能力,都是需要解决的问题。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一机构已向世界传递了多边主义与和平共处的清晰信号。

随着国际调解院的正式运作,调解手段或将成为解决国际争端的新常态。未来,当国家间爆发矛盾时,更多国家或选择通过国际调解院解决问题,而非诉诸武力或司法诉讼。这不仅有助于推动全球和平与稳定,也将为中国在全球治理中的角色注入更多可能性。
国际调解院的成立,是全球治理体系革新的重要一步。它不仅体现了“以和为贵”的东方智慧,也为世界提供了新的选择。尽管前路挑战重重,但这一机构的诞生,已为国际社会描绘了一幅多边合作与和平发展的新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