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I赋能环保行业场景创新和高质量发展

hqy hqy 发表于2025-07-02 05:18:28 浏览1 评论0百度已收录

抢沙发发表评论

国家战略层面,人工智能被定位为未来科技与产业发展的制高点。国家发布的《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明确提出,要夯实数字中国建设基础,构筑自立自强的数字技术创新体系,全面赋能经济社会发展。2023年全国两会进一步强调,需适度超前建设数字基础设施,加速构建全国一体化算力体系,培育算力产业生态,这一系列举措致力于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 AI 技术在环保行业的规模化运用筑牢了稳固根基。

AI技术发展历经70年,正从传统AI向通用人工智能跨越,从技术驱动转向场景驱动,并从感知理解向认知生成选代。2022年ChatGPT引爆“大模型时代”,生成式AI具备“无中生有”的内容生成能力。人工智能落地的关键是自主创新的AI算力底座+行业大模型,当前AI根技术已补齐,包括AI算力、AI集群和AI大模型。华为坚持全栈自主创新,构建“昇腾(训练/推理)+CANN框架+盘古大模型+昇腾云服务”技术栈,夯实算力基础设施。2025年DeepSeek火爆出圈,以“巧力”破局,DeepSeek以1/20的成本、少量训练出对标媲美GPT的模型,AI竞争重心从“谁有更多算力”转向“谁更高效利用算力”。DeepSeek将打破技术封锁,推动实现模型可靠与开源平权,助力低成本使用高性能AI模型,打破算力焦虑,开启普惠AI的新时代。

大模型创新,围绕生态环境4大业务领域建设智能体大模型,构建N个场景化智能助手

环保政务办公场景,基于AI大模型全流程赋能政务办公,打造智慧化办公助手。针对传统公文处理拟稿周期长、审核繁琐、会议纪要效率低、督办跟踪难等痛点,华为盘古大模型打造六大智能模块。

1)智慧办文:支持15种公文类型,通过语义搜索推荐、公文标签生成、领导/部门智能匹配,实现全文逻辑连贯的草稿生成,覆盖请示、报告、通知等全场景。

2)智能校对:突破传统格式校验,新增语义逻辑纠错,错误识别率提升90%,支持敏感词过滤、排版核验等。

3)辅助批示:自动生成公文摘要,推荐历史相似批示案例,支持语音转写批示,审批时间缩短50%。

4)智能会议助手:语音转写准确率超95%,实时生成会议纪要并智能分解任务,会议整理耗时从1天压缩至30分钟。

5)智慧督办:自动识别督办事项,按“部门职责+历史案例”智能分配任务,全程可视化跟踪,办理周期从“5天+”缩短至2天内。

6)办事指南生成:识别事务性公文后,自动轴取流程节点,生成图文并茂的办事指南,解决“文来文往效率低”问题。

环保政务服务场景,大模型赋能政务服务办事智能化全新体验,让服务更高效,更有温度。环保政务服务大模型通过“三端协同”提升服务体验。

1)智能问答:依托12315热线、官网、APP等渠道,秒级定位事项入口,咨询类业务分流率从40%提升至95%,搜索准确率达95%,政策解读时长从“天级”压缩至“分钟级”。

2)办事辅助:表单填报时智能预填已有数据,自动校验材料合规性,首办成功率超85%,办件效率提升80%。

3)政策解读:针对企业用户,自动匹配行业标签,生成定制化政策包,企业标签生成精度提升90%,解决政策匹配难、执行成本高问题。

环保行业知识图谱场景,基于DeepSeek构建生态环境行业知识库,用AI赋能环保行业,支撑数据治理与智能决策。针对传统环保数据种类多样、关联度差、标准缺失问题,华为通过政务数智中枢解决方案结合DeepSeek构建环保行业智能知识图谱,将分散的环保数提、知识进行结构化整合,构建数据收巢、预处理、信息轴取、知识融合、存储与推理流程。核心应用包括:

1)异常检测:实时分析企业排放数据,结合气象条件预测超标风险,识别准确率提升30%。

2)知识服务:为环保科研人员提供“污染物·治理技术-案例”关联查询,为公众提供科普问答,覆盖大气、水、固废、生物多样性四大领域。

3)应急响应:快速调取历史污染事件的处置方案,辅助生成应急预案,决策时间缩短40%。

环保大气污染物智能预测场景,基于华为盘古AI气象大模型能力,高效预测全国空气污染物浓度,从单点建模到全国尺度网格化预报。天融环境与华为云合作,基于华为智算实验室的AI气象预报解决方案,应用华为盘古大模型与DeepSeek等技术,构建全国首个大气污染物预测大模型,破解传统数值模式“3日后准确率骤降”难题。

1)技术突破:融合全国历史污染物数据与大尺度环流信息,采用网格化输出,实现1-7天持续预报。

2)精度对比:第7天AQI范围预报准确率较传统方法提升10%,级别预报准确率提升5%,支持提前发布橙色/红色预警,精准指导区域联防联控。

生物多样性场景,基于AI大模型算法+智能终端,端边云协同,共同助力生物多样性保护。针对偏远地区人工成本高、数据传输难、算力不足问题,华为政务数智中枢构建“端-边-云”一体化方案,形成AI技术重塑物种识别与生态评估范式。

1)端侧:部署智能野保相机、气象传感器,实时采集大熊猫、金丝猴、稀有鸟类等影像及环境数据,覆盖森林、湿地、海洋等场景。

2)边侧:通过昇腾IVS1800智能边缘一体机实现本地算力部署,支持视频实时分析,存储成本降为原来的1/3,算力效率提升2.2倍,兼容旧款非智能相机利旧改造。

3)云侧:云端训练平台基于历史数据持续优化算法,结合知识图谱分析物种迁徙路径、种群数量变化,输出生物多样性评估报告,为保护区规划、濒危物种救助提供数据支撑,实现“发现即预警、处置即记录”的闭环管理。

未来展望,AI驱动环保行业高质量发展。随着 “自主创新算力底座+行业大模型”深度融合,环保行业将迎来三大变革:

1)决策智能化:从经验治污转向数据治污,通过大模型模拟政策效果,提升环境治理精准度。

2)治理精细化:网格化监测、智能化识别、自动化处置实现“源头减排-过程控制-末端治理”全链条数字化,“人工巡查”升级为“卫星+AI实时预警”。

3)服务普惠化:DeepSeek等低成本模型与开源技术降低应用门槛,推动县域环保部门、中小企业接入智能系统,让AI技术从“头部企业专属”走向“全行业共享”。

下一步,AI在环保领域的应用将向全场景渗透。从大气污染防治到自然生态保护,从环保监普到环境执法,华为正携手合作伙伴打造“AI+环保”新范式。随着技术选代与政策支持,AI将推动环保行业从被动治理向主动防控跃迁,为实现“双碳”目标和建设美丽中国提供强大科技支撑。

本文转载自:

《中国环保产业》杂志2025年第四期

作者:刘丹、张磊、刘良杰、张志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