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大纲
✦
01
课程基本信息
02
课程简介
《PyTorch计算机视觉与深度学习》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工智能等相关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旨在培养学生掌握计算机视觉领域的深度学习技术及其应用。课程以PyTorch框架为工具,结合基础理论与实际应用案例,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深度学习在计算机视觉中的核心概念和技术,掌握模型构建、训练和优化的实战技巧。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不仅能够提升编程能力和算法实现能力,还能为未来从事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与开发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03
课程的教学目标
课程目标1:使学生掌握深度学习与计算机视觉的基础理论知识,包括神经网络、卷积神经网络、生成对抗网络等核心概念及其数学原理。
课程目标2: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能够熟练使用PyTorch框架进行模型构建、训练和优化,掌握深度学习模型在计算机视觉任务中的应用方法,如图像分类、目标检测、图像生成等。
课程目标3: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实战项目,让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针对计算机视觉领域的实际问题设计并实现解决方案,提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程目标4:提升学生的代码编写能力和文档撰写能力,要求学生能够编写清晰、高效的代码,并能够撰写完整的项目报告,记录算法设计、模型实现和实验结果的全过程。
课程思政目标:结合课程内容,引导学生树立科技强国的意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通过案例分析和实践操作,强调深度学习技术在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新精神,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家国情怀的高素质人才。
04
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的支撑关系
本课程的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达成的关系如表1所示。
■ 表1 课程目标及其对毕业要求观测点支撑
05
课程目标与教学内容、教学要求
(一)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学时分配以及与课程目标的对应关系如表2所示。
■表2 教学内容和学时分配与课程目标对应关系
(二)教学方法与手段
理论教学:采用课堂讲授、多媒体演示等方式,系统讲解深度学习与计算机视觉的基础理论知识,帮助学生建立扎实的理论基础。
实践教学:通过案例分析、项目实践、实验操作等形式,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PyTorch框架的使用方法和深度学习模型的构建与优化技巧,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程思政:结合课程内容,引入思政元素,如科技强国、社会责任等,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责任感。
小组讨论与合作学习: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和合作完成项目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在线教学资源:利用在线教学平台,提供课程视频、实验代码、参考资料等,方便学生自主学习和复习。
06
考核评价方法及基本要求
(一)课程考核方式
1. 终结性考核(占比70%):期末考试,根据试卷评分规则考核。
2. 过程性考核(占比30%):由平时成绩10%、上机成绩20%组成。
平时成绩主要包括考勤和章节作业,百分制扣分如下:请假扣3分,迟到扣5分,旷课扣10分,一次作业不完成扣10分,平时表现优秀适当加分。
课程成绩核算方法和对应课程目标关系
■ 表3 考核方式及其成绩占比与课程目标的对应关系
(三)课程评价标准
■ 表4 课程考核方式及评分标准
07
课程教学实施建议
在课程教学实施过程中,将充分利用数字化和智慧化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注重教学环节与方法、教学手段与平台、教学评估与考核等方面的创新与融合。利用学习通等平台进行在线资源共享、互动讨论和作业提交,同时结合人工智能教学平台进行AI应用项目的设计和反馈,确保学生能够及时掌握知识要点并进行实践操作。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与评估方式,提升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体验。
08
主要教学参考资源
✦
参考书籍
✦
PyTorch计算机视觉与深度学习
提供源码、视频、课件、大纲、教案、期末试卷等资源,理实并重、案例丰富、实操性强
作者:任毅龙 刘衍琦 陈敬龙 主编 代丰 贾泽豪 谢丹木 王乐宁 高超 董雪 副主编
丛书名: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丛书
定价:59.90元
印次:1-1
出版日期:2025.05.01
在人工智能蓬勃发展的今天,深度学习已成为推动技术变革的重要力量,尤其在计算机视觉领域,深度学习技术引领着一波又一波的创新浪潮。从图像分类到目标检测,从图像分割到风格迁移,深度学习让计算机具备了前所未有的视觉理解能力。而在众多深度学习框架中,PyTorch以其灵活性和易用性,成为广大研究者和开发者的首选工具。
本书主要内容
本书旨在为读者提供一条从基础到实战的学习路径,帮助读者深入理解计算机视觉中的核心概念和技术,掌握使用PyTorch构建和优化深度学习模型的实战技巧。本书内容结构清晰,案例丰富,既适合初学者入门,也适合有一定基础的读者进一步提升技能。
全书共分为两部分,共12章。
第1部分基础篇,主要介绍了深度学习理论知识,包括第1~4章。
第1章人工智能基础,包括人工智能概述、计算机视觉基础、深度学习在实际中的应用;
第2章深度学习的基本原理,包括神经网络的实现方法、梯度与自动微分、参数优化与更新策略;
第3章卷积神经网络的基本构建,包括卷积层的多种操作、可变形卷积技术、反卷积与目标分割、池化层的多重特性、全连接层的作用与影响、数据标准化和正则化;
第4章PyTorch的基本应用,包括PyTorch简介与环境搭建、PyTorch基本语法与操作、PyTorch中的自动微分、模型的保存与加载、跨设备模型加载、权重的修改与调整。
第2部分应用篇,主要列举了部分深度学习项目的实践案例,包括第5~12章。
第6章目标检测技术与应用,包括应用背景、目标检测的候选框生成策略、神经网络在目标检测中的应用、主干神经网络的选择与应用、单阶段目标检测模型、双阶段目标检测模型;
第7章基于视觉大数据检索的图搜图应用,包括应用背景、视觉特征提取、视觉特征索引、视觉搜索引擎、集成应用开发;
第9章基于生成式对抗网络的图像生成应用,包括应用背景、生成式对抗网络模型、集成应用开发;
本书特色
(1) 问题驱动,由浅入深。
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逐步深入探究深度学习和计算机视觉的核心概念和原理,帮助读者建立系统的知识体系。
(2) 突出重点,强化理解。
通过精选的重点内容和深入分析,帮助读者深刻理解关键技术,并在应用中加深对知识的掌握。
(3) 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以PyTorch为工具,结合典型案例对理论进行讲解和演示,提升读者的动手能力和实践经验。
(4) 风格简洁,使用方便。
本书采用简洁明快的风格,提供实用的代码示例和丰富的项目案例,便于读者理解和实践操作。
配套资源
为便于教与学,本书配有 微课视频、源代码、数据集、教学课件、教学大纲、教案、教学日历、教学进度表、案例素材、软件安装包、期末试卷及答案。
读者对象
本书主要针对广泛的读者群体,面向从事图像处理、人工智能、深度学习、计算机视觉等领域的专业人士,深度学习学科专任教师,人工智能、图像处理等专业的高校在读学生及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