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当东南亚的晨雾还未散尽,一架来自广州的极飞农业无人机已掠过金灿灿的稻田,将肥料均匀播撒在田间;与此同时,在地球另一端的巴西农田里,配备智能药箱的“空中机器人”正灵巧地穿梭于作物间,为农作物喷洒药剂,对抗病虫害的侵袭……这些凝聚广州智慧的“空中精灵”正加速飞向世界,为全球农场管理向更高水平的自主化发展注入强劲动力,让科技助农的故事在世界各地不断续写新篇。

据悉,2025年1—5月,广州市无人机出口量突破6134架,同比激增252%,其中农业植保机型占比超50%。亮眼数据的背后,是广州市创新构建“四个一”服务体系的有力支撑。“一条通道、一套机制、一个平台、一项赋能”的创新举措,切实为低空经济出海清障护航,助力本土无人机企业拓展国际市场。
破堵点:绿色通道+白名单机制,让合规产品飞得更快
“以前出口许可证要等2个月,现在时间大大缩短。这速度对我们抢占国际订单太关键了!”极飞科技公共事务负责人钱姝婷表示,政府部门的定制化审批解了企业燃眉之急。
成立于2007年的广州极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全球领先的智慧农业科技公司,也是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及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该公司以“提升农业生产效率”为使命,致力于用机器人、人工智能和新能源技术为农业赋能,用无人机技术开启了智慧农业的大门,创造了无人机在农业场景的应用落地,是国内低空经济领域商业化落地较早的企业之一,并打造了一套精准、高效、可持续的智慧农业解决方案。目前,极飞科技的智慧农业科技产品已应用于全球70余个国家和地区。
根据现行国家法规,无人机属于出口管制类商品,出口企业按照相关规定办理出口许可手续,由商务部会同有关部门审查批准。针对农用无人机出口管制审批周期长的痛点,广州市商务局及时了解企业境外销售客户的实际情况,开辟绿色审批通道,助力企业出口效率提升;通过定期反馈企业出口无人机的最终用户信息确保产品用于合法领域,打造以合规为基础的高效可持续发展路径。
针对极飞科技反映无人机出口查验率较高的问题,海关、商务部门组织专家深入企业、送策上门,在宣讲国家出口管制政策的同时,对企业相关诉求形成快速解决方案,指导优化申报流程和合规管理。同时,广州正建立无人机出口“白名单企业库”,对通过AEO认证的企业给予优先通关支持,提升合规企业出口通关时效。
拓市场:广交会搭台+金融赋能,助科技企业扬帆出海
在第137届广交会上,新设的服务机器人专区人头攒动,安全巡检机器人、迎宾讲解机器人、家政服务机器人、教育机器人等新型机器人产品吸引了一众境外采购商驻足围观、举起手机拍照打卡。

作为服务机器人专区的参展企业之一,极飞科技携农业无人飞机、农机自驾仪、智能水肥管理系统等最新农业无人化设备到场展示。极飞科技海外市场总监表示,政府不仅协调核心展位,还组织多场精准对接会,让中国智慧农业方案走向全球。

此外,政府部门还推进金融机构与无人机企业强化合作,“一企一策”精准滴灌,打通企业发展融资卡点、堵点,提升经营主体融资获得感。在红鹏直升机遥感科技公司新投产的探雷无人机生产线上,财务总监算了一笔账:“中国银行广州分行把我们的信用评级进行了调整,给予了贷款,贷款利率直降1.2个百分点!贷款利率下降预计年省息6万,这笔贷款让我们研发提速3个月。”
强产业:以“广州温度”向新出发 构建无人机出口全链条生态
从东南亚的稻田到南美洲的农田,从广交会展台到“一带一路”施工现场,广州无人机的“智慧翅膀”正以政策与创新双引擎驱动,在全球低空经济新蓝海中全速翱翔。随着更多企业加入这支出海舰队,“空中丝绸之路”的广州航标愈加闪亮。
今年以来,广州市商务局深入一线实施“益企行”行动,出台服务企业增量政策16项,发布市商务系统政策服务包39条,开展政策宣讲49期,服务企业超4000家次。
2025年年初,广州市提出加快构建“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其中锚定产业发展新赛道,将低空经济与航空航天产业纳入“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作为战略性先导产业重点培育。
为助力无人机等新质生产力加速出海,广州市商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聚焦三大方向靶向发力,落实全国首发的《两用物项和技术进出口合规管理指南(第一版)》,护航企业合规发展;推动头部企业100%获取AEO高级认证,打造“广州智造”信誉名片;支持各区出台专项政策,完善“研发-检测-通关-售后”全链条服务体系。
采写:新快报记者 陆妍思 通讯员 穗商务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