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虹摄库尔斯克
近日,瑞典战机制造商萨博公司与总部位于德国的赫尔辛格公司宣布,两家公司于今年5月底试飞了一架由人工智能驾驶的“鹰狮”E 战斗机。人工智能在飞行过程中,从人类飞行员手中接管了远程飞行机动的控制权。
公司发言人告诉记者,在波罗的海上空进行的这3次试飞是人工智能应用程序首次用于现实世界的战斗机操作,其控制战机发射导弹,并避开了可能在近距离空战中变得危险的不利飞行路径。

图片:人工智能操控“鹰狮”E战斗机进行空战。
萨博公司“鹰狮”业务部负责人约翰·塞格托夫特 (Johan Segertoft) 表示,赫尔辛格公司的 “半人马座”AI(Centaur AI)虚拟飞行员与“鹰狮”E战斗机的整合仅用了六个月时间,这得益于这种战斗机开放式的航空电子架构,该架构将硬件和软件元素分离,以便快速集成第三方功能。
萨博公司表示,“鹰狮”E战斗机与“半人马座”AI的组合已经做好了市场准备,但预计还需要进行大量额外开发,以确保构建成熟的系统解决方案提供给客户。
据赫尔辛格公司副总裁安托万·博尔德斯 (Antoine Bordes) 介绍,为了准备试飞,工程师们将“半人马座”AI接入“鹰狮”E战斗机的训练模拟器环境中进行不断学习提高。

图片:瑞典“鹰狮”E战斗机。
根据该公司的计算,这些准备工作产生的效果相当于人类飞行员 50 年的经验。瑞典通过在“超越计划”下共同资助的方式间接参与了这项实验,该计划是瑞典空军在“鹰狮”战机之后制定新型战机路线的关键技术标志。
瑞典并不是第一家将人工智能引入空中作战的,此前美国就在F-16战斗机基础上研制了人工智能控制的X-62 VISTA验证机,2024年5月2日,美国空军部长弗兰克·肯德尔在加州爱德华兹空军基地驾驶X-62A VISTA验证机进行了一小时的飞行,演练了各种作战场景。肯德尔说,在飞行过程中,这架由人工智能引导的战斗机一度绕圈追逐一架由人驾驶的战斗机,而那架战斗机中是一位拥有两三千小时飞行经验的“非常优秀”的飞行员。他表示,如果人工智能对手是一位经验不足的飞行员,人类飞行员很可能就会输。
图片:人工智能驾驶的美国X-62A VISTA验证机。
中国也在研究人工智能在战斗机空战中的应用。
近日,一架喷涂“智胜”字样的歼-16多用途战斗机引发热议,该机后座舱空无一人,引发外界猜测:这可能是一架AI人工智能战斗机的验证机,标志着中国空军在智能化作战领域的重大突破。
这架AI版歼-16战斗机可能借鉴了开放式架构设计,集成人工智能系统。AI负责后座的攻击决策与武器操作,前座飞行员专注飞行控制。这种设计不仅提升了作战效率,还为未来大规模AI应用奠定了基础。
就像是电影《星球大战》中X战机后座的R2D2机器人一样。
图片:日本F-2支援战斗机后座的R2D2机器人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