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酷!强制执行 无人机申请“出战”

hqy hqy 发表于2025-07-11 12:14:03 浏览2 评论0百度已收录

抢沙发发表评论

来源:法治日报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韩宇

勘察现场,伴随着“嗡嗡嗡”的电机声,一架灰色的小型无人机缓缓升空。无人机时而低空盘旋,时而静止不动,对案涉厂房及工业用地、周围建筑情况不停地拍照、摄像,航拍照片全面清晰,直观地反映着勘验现场情况……

近日,辽宁省锦州市凌河区人民法院在一起执行案件评估、拍卖房产过程中,首次运用高科技无人机拍摄勘察被执行人抵押房产及土地情况,促使该案评估、拍卖程序得以顺利进行。

该案系一起借款合同纠纷案件,被告锦州某公司、云某、章某向原告某银行借款六百余万元,并将自有的厂房及工业用地使用权抵押给银行作为担保。因到期后三被告未按期还款,银行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判决三被告向原告某银行还款六百余万元,并对抵押的房屋及土地使用权折价或者以拍卖、变卖该财产的价款优先受偿。判决生效后,被告均拒不腾退,故银行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法院对涉案抵押房产及土地使用权启动评估拍卖程序后,执行干警多次现场走访调查,发现该涉案房屋位于农村且地势交错,厂房面积2000余平方米,用作办公楼、食堂的两处房屋面积共1000余平方米,两处工业用地面积达8000余平方米,传统地面勘察方式存在诸多不便,难以全面获取房屋四至及土地界限信息。

为确保执行工作的顺利进行,凌河法院果断决定采用无人机进行高空全方位、多角度的勘察。执行过程中,执行法官通过无人机搭载高清摄像头,将厂房的外观、周边环境、土地界限等详细信息清晰地传输至地面监控设备。无人机的应用高效协助了法院全面掌握情况,仅用几分钟就完成了传统方式需要数小时才能完成的勘察任务,也为法院后期对该房屋的评估、拍卖和腾退交付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赢得了当事人的认可和好评。

无人机“首飞”助力执行工作,是凌河法院积极探索科技赋能精准执行、提升司法效率和执行能力的生动实践。通过引入先进技术手段,在大幅提高现场勘察准确性和效率的同时,还降低了执行成本和风险,为复杂案件的妥善处理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进一步提高了执行工作的信息化、规范化水平。今后,凌河法院将继续探索多元化执行方式,推进执行理念和执行方式现代化,千方百计把“胜诉判决”兑现为“真金白银”,保障胜诉人权益,全力提升执行质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