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
星期四
两部门:推动建立人工智能风险等级测试评估体系德勤:未来五年全球能源技术与数字融合市场年均增长将超12%我国连续15年稳坐全球制造业首位山东济南新增101家省级数字经济“晨星工厂”《重庆加快推动“5G+工业互联网”升级发展实施方案》印发越疆发布六足机器狗,打造全球首个“机械臂+人形+六足”具身智能平台AI机器人自主完成复杂胆囊切除手术,准确率100%两部门:推动建立人工智能风险等级测试评估体系
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印发《计量支撑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行动方案 (2025—2030 年)》,明确提出推动建立人工智能风险等级测试评估体系。《行动方案 》面向集群智能感知、人工智能传感、人工智能大模型、智能制造等新型技术,开展人工智能算法计量测试关键技术研究及体系建立,自主无人系统关键性能与系统计量等研究。平台建设跨领域的人工智能计量测试平台,提升人工智能算法性能评估、模型与平台安全性测试评估、新型智能装备测试评价等方面的计量能力水平。
德勤:未来五年全球能源技术与数字融合市场年均增长将超12%
近日,德勤中国发布《“十五五”时期中国能源行业关键议题》报告显示,未来五年全球能源技术与数字融合市场年平均增长将超过12%。报告指出,中国作为全球能源消费与制造大国,既面临国际规则重构的外部挑战,也承载着推动能源转型、保障能源安全的内在需求。在全面绿色转型政策下,传统能源与新能源将在较长时期内共存共进、协同演化。一方面,传统能源作为能源安全的重要支撑,未来五年仍将在电力保供、工业支撑、交通运输等关键领域发挥“压舱石”作用,短期内难以被替代;另一方面,风光、氢能、储能等新兴能源形态加速成长,推动全球脱碳,也孕育着新一轮技术和产业升级。
我国连续15年稳坐全球制造业首位
近日,在国新办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首场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表示,“十四五” 以来,中国每年制造业增加值都超过30万亿元,连续15年稳坐全球制造业“头把交椅”,220 多种主要工业品产量世界第一。据介绍,“十四五” 时期,中国经济总量连续跨越110万亿元、120 万亿元、130 万亿元,2025年预计可以达到140万亿元左右;增量预计超过35万亿元,相当于广东、江苏、山东经济总量的总和,也超过了世界排名第三国家的经济总量,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保持在30%左右。
在经济方面,中国还是全球第一制造业大国、第一货物贸易大国、第一外汇储备大国、第一能源生产大国、第一人力资源大国,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中等收入群体、社会保障体系,建成了全球数量最多的5G基站。在创新能力方面,中国拥有全球规模最大的研发人员队伍,全球百强科技创新集群数量达到26个、占比全球第一,高新技术企业超过46万家。
山东济南新增101家省级数字经济“晨星工厂”
7月9日,据济南新闻发布会消息,2025年济南市新增101家省级数字经济“晨星工厂”;同时,还新增了9家先进级(省级)智能工厂和86家基础级智能工厂。“晨星工厂”是指创新能力突出、典型示范性强、应用成效明显、经济效益显著的数字驱动型数字经济企业。山东省出台实施方案,计划到2027年培育10000家“晨星工厂”,推动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济南市通过“晨星工厂”建设试点,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创造更多高质量就业岗位。济南市将继续完善数字经济“晨星工厂”建设的保障体系,推动标杆引领,总结可复制、可推广的建设模式。目前,济南已形成162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8家独角兽企业、2619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4631家创新型中小企业等优质企业矩阵。
《重庆加快推动“5G+工业互联网”升级发展实施方案》印发
近日,重庆市经济信息委、市通信管理局联合印发《重庆加快推动“5G + 工业互联网”升级发展实施方案》,提出到2027年,新增建设60个市级5G工厂,争创“5G + 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先导区。为实现目标,重庆将从多方面发力。基础网络设施升级上,有序推动5G网络部署、新型工业网络建设等;技术产品研发创新方面,健全技术创新体系,推动关键技术创新攻关;行业融合应用拓展上,强化应用场景牵引,加速5G工厂量质提升;产业生态体系建设方面,提升资源供给能力,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此外,重庆还将提高公共服务保障水平,打造公共服务平台,发挥财政资金引领作用,鼓励社会资本投向相关项目。
越疆发布六足机器狗,
打造全球首个“机械臂+人形+六足”具身智能平台
7月9日,越疆机器人正式发布全球首款六足仿生机器狗,集“认知、动作、机动”三大核心能力于一体,凭借多项突破性技术重新定义智能机器人的能力边界。该产品采用六足三角支撑结构,具备超强负载(拉力达5倍体重)、高稳定性、高运动性(上下陡坡不减速)和图书馆级静音水平,解决了传统机器人在稳定性、负载和适应性方面的痛点。越疆构建“感知 - 决策 - 执行”完整闭环,依赖多传感器融合、深度强化学习运动规划算法、高精度伺服控制系统等技术突破,使机器狗能实时感知环境、动态调整策略、优化任务执行。越疆六足机器狗已实现从实验室到商业化的高效落地,聚焦能源巡检、应急救灾和工业4.0等高价值场景。
AI机器人自主完成复杂胆囊切除手术,准确率100%
近日,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团队开发的智能手术机器人SRT-H,在无需人工干预的情况下,成功完成了一例复杂的胆囊切除手术。此次新系统SRT - H更具灵活性与智能化,能够实时适应个体解剖结构,即时决策,并在操作不如预期时自我调整和纠正。它基于与ChatGPT相同的机器学习架构构建,具有交互性,能识别并响应语音指令以及修正反馈。胆囊切除任务复杂,包含17个步骤,需要机器人准确识别胆管和动脉、精准夹持、放置夹子并剪切相关组织。经过训练后,机器人在实际操作中实现了100%的成功率。操作时间虽略长但结果相当,且在多种非标准条件下表现稳定。该机器人解决了自主手术机器人部署的根本难题,实现从“执行任务”到“理解手术”的本质跃迁,为临床应用奠基,有望缓解医生资源紧张、提升偏远地区医疗服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