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斯巴鲁的实验性无人机旨在验证两项主要技术:能够计算和调整最佳路径的自主飞行路线生成系统,以及使飞行员能够直接从驾驶舱管理无人机操作的实时控制界面。7月9日,斯巴鲁株式会社向日本防卫装备厅交付了一架实验性无人机,这是日本遥控支援飞机研发合同的一部分。在交付原型机之前,斯巴鲁负责其完整的设计、制造和飞行测试流程。该无人机将由防卫装备厅进行性能验证试验,斯巴鲁将在评估阶段提供技术支持。该无人机的配置将用于支持自主飞行路径生成和有人驾驶飞机的飞行中遥控能力研究,这与防卫装备厅于2020年3月启动的研究工作中的初步目标相一致。斯巴鲁交付的这架实验性无人机旨在验证两项主要技术:①自主飞行路线生成系统,该系统能够根据不断变化的任务环境计算并调整最佳路径;②实时控制界面,使载人飞机的飞行员能够直接从驾驶舱管理无人机操作。这些功能预计将有助于在战术条件下发展有人和无人平台之间的编队飞行。2024年8月,斯巴鲁与防卫装备厅签署了一项技术支持协议,以协助即将开展的评估活动,从而确认从原型机建造到作战测试的过渡。该支持协议包括数据收集、分析以及基于在指定地点进行的测试结果的系统改进。斯巴鲁在该项目中所发挥的作用是基于其50多年的无人机开发经验,包括21世纪初对GPS辅助自动驾驶系统的前期研究,以及与日本产业技术综合开发机构(NEDO)的合作,这些合作促成了2023年ISO标准无人机防撞协议的采用。斯巴鲁的前身是二战时期的中岛飞机制作所,二战后受到制裁改名为富士重工,2017年从富士重工更名为斯巴鲁株式会社,拥有深厚的固定翼飞机生产及相关航空航天系统的背景。在参与该项目之前,斯巴鲁在自主导航技术和安全合规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该公司凭借其先前的测试和生产能力,使其能够在项目下一阶段协助集成和进一步的开发任务。此次交付是防卫装备厅长期有人-无人协同(MUM-T)路线图的一部分,有人-无人协同通常被称为“忠诚僚机”。该框架设想分阶段推进,从由有人驾驶飞机远程控制的无人机,到由一名飞行员管理多架无人机的场景,最终目标是部署无需人工直接干预的全自动无人机群。目前的原型机属于该计划的第一阶段,为自主无人机融入空中作战奠定基础,特别是与有人驾驶战斗机协同作战。该计划与防卫装备厅更广泛的项目相一致,这些项目涉及战斗机现代化、下一代旋翼平台、超燃冲压发动机推进系统、自主无人机系统以及有人-无人协同作战。有人-无人协同作战是指在共享任务环境中,有人驾驶飞机和无人机协同作战,允许人类飞行员在飞行过程中监督、指挥或直接控制无人机。这一作战概念结合了两种平台的优势,即人类飞行员的态势感知和决策能力以及无人系统的持久性、可扩展性和覆盖范围,从而增强了任务灵活性。有人-无人协同涵盖多个级别的互操作性,从基本数据共享到从有人驾驶飞机驾驶舱进行完全远程驾驶。在军事应用中,有人-无人协同可以扩大监视范围、提高目标瞄准效率并降低操作员的风险,并被视为多个国防规划框架中未来空战战略的核心组成部分。预计原型机的初步评估飞行将在九州和九州北部的空军基地和训练场进行。这些试验将评估自主导航算法、驾驶舱控制系统的性能以及无人机与有人驾驶飞机编队作战的能力。未来的测试阶段可能包括通信中继功能、传感器集成和多机协同的试验。作为评估的一部分,防卫装备厅将审查与安全性、响应延迟和作战条件下数据传输相关的技术参数。斯巴鲁将继续根据合同提供技术支持和必要的硬件改装。试验结果将为后续的系统改进以及开发更先进的用于军事支援任务的无人机提供参考。该项目的战略意义与日本目前通过整合有人和无人系统来增强防空能力的重点相一致。使用由有人驾驶飞机直接操作的无人机执行协同任务,将减轻飞行员的作战压力并提高任务续航能力。根据未来有效载荷和系统集成的结果,预计在此框架下开发的无人机还将承担传感器和通信中继任务或支援打击任务。该项目通过探索分布式空中作战和网络化平台的方案来应对不断提升日本的空中作战能力。该项目还与日本参与全球作战航空计划(GCAP)和其他双边研究计划同步推进,包括与美国在无人机应用人工智能方面的合作。 (逸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