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市纪检监察工作人员深入各乡镇(街道)群众家中走访,开展边民补助专项监督检查。
老百姓从“不清楚”到“明白了”的释然,是市纪委监委立足职能职责,创新运用大数据监督护航惠民政策落实的生动实践。
“我们重点整治虚报冒领、审核不严等问题。”市纪委监委信息保障室主任介绍,针对边境线长、人员流动大的实际情况,市纪委监委探索建立“边民边防”大数据监督场景,构建9个监督模型,对56万余条补助发放信息进行智能比对,精准发现8629条异常数据,实现监督从“人海战术”向“数字赋能”的转型升级。
在建立“智能预警”机制基础上,市纪委监委创新构建“线上初筛+线下核查”闭环监督体系:线上建立“问题分析研判、数据筛查、分流交办、复核抽查”工作机制;线下整合“市乡村”三级监督力量,组建专项核查组,通过调阅档案、入户走访等方式开展靶向核查。截至目前,已查实违规领取补助746人,涉及资金79.12万元,监督效率实现质的提升。
在监督中发现,部分乡镇存在政策宣传“走过场”、责任落实“打折扣”等问题,导致边民对政策意义认识模糊,甚至出现领取补助却参与跨境违法活动的情况。市纪委监委随即向相关单位发出《工作提示》,直指“宣传不到位、责任不落实”等症结,推动立行立改。
收到《工作提示》后,各乡镇(街道)闻令而动,勐卯街道壮大宣传队伍并开展系统培训,户育乡领导班子带头走村入户,向群众面对面宣讲政策。目前边民政策知晓率达90%以上,“领补助、守边境”的意识显著增强。
此外,针对监督发现的作风问题,市纪委监委坚持“一案双查”,既查资金发放问题,又查背后的责任缺失。目前,已问责处理38人,推动建立《瑞丽市加强边民补助发放工作的实施方案》等4项制度,实现查处一案、规范一域的综合效应。
“让大数据成为惠民资金监管的‘千里眼’和‘顺风耳’,确保国家的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瑞丽市纪委监委有关负责人表示,将把试点经验拓展应用到兴边富民、边境小康村建设等领域,构建“数据采集—智能分析—精准处置”标准化监督链条,以数字赋能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边境一线延伸,切实守好群众的“幸福钱”,筑牢祖国西南安全屏障。
通讯员 晏祥虹 董雪
编辑、推送:杨雪梅
原标题:《大数据监督守护边民“钱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