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随着全球AI算力需求激增,AI硬件赛道迎来爆发式增长。机构研报显示,核心硬件供应商订单饱满,业绩确定性高。本文将系统梳理AI硬件各细分领域的龙头标的,供投资者参考。

1. 计算芯片:景嘉微(国产GPU第一股)
成功研发7nm高性能GPU,性能对标英伟达A100。2025年首批国产算力服务器采购中标份额达30%,机构预测全年订单超50亿元。
2. 存储芯片:兆易创新(存储全布局)
DRAM+FLASH+NOR全产品线覆盖,车规级存储芯片通过英伟达认证。HBM技术储备完成,估值较国际龙头仍有50%折价。
3. 服务器:浪潮信息(AI服务器龙头)
国内AI服务器市占率35%,与百度、阿里等深度合作。2025年推出液冷整机柜方案,单机柜功耗降低40%。
4. 光通信:新易盛(光模块新贵)
800G光模块量产进度超前,1.6T样品已送样微软、Meta测试。2025年PE仅25倍,低于行业平均35倍水平。
5. 散热设备:中石科技(导热材料龙头)
独家供应头部AI芯片厂商导热垫片,单车价值量提升300%。新建产能2025Q4投产,预计满产后市占率超60%。
6. 设备端:北方华创(半导体设备核心)
刻蚀设备覆盖5nm工艺,2025年新增订单同比+120%。华为昇腾芯片链核心设备商,国产替代空间巨大。
行业趋势研判:
1)技术迭代加速:CoWoS先进封装、3D堆叠等技术突破推动硬件升级;
2)政策红利持续:大基金三期1500亿重点投向半导体设备/材料;
3)全球化布局:头部企业海外收入占比显著提升,抗风险能力增强。
结语
中国AI硬件产业在政策支持(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人工智能+"行动 )、市场需求和技术进步三重推动下,有望持续保持全球竞争力。随着绿色低碳算力、全球标准制定等新维度竞争展开 ,行业将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为长期投资者创造可持续回报。投资者在享受行业增长红利的同时,也需密切关注技术路线变化和国际环境波动带来的风险因素,通过分散投资和动态调整把握这一战略机遇期的投资机会。
(温馨提示:以上分析基于公开资料整理,不构成投资建议,请注意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