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有关 DeepSeek 是否会取代人工的讨论热度居高不下。然而,在各类聊天群中,大家高频提及的除了AI的强大功能,还有 “背锅” 一词。

在律师群体中,有律师感慨:“要不了几年,AI 都能开庭辩护了,律师恐怕没什么用武之地了。” 话音刚落,就有同行调侃:“律师还是有存在意义的,至少背锅的时候能派上用场。”

专利代理师群里,有代理师忧心忡忡地表示:“感觉自己快要失业了。” 很快就有人安慰道:“不至于,代理师除了专业工作,还得为客户提供情绪价值,关键时刻还得背锅呢。” 更有人附和:“以后人类和 AI 相比,这可能就是唯一的优势了。”

会计行业群里,两则消息让人五味杂陈。好消息是 “AI 不会取代会计”,可坏消息是 “因为 AI 不能代替坐牢”。言下之意,一旦出现问题,承担责任的还是会计人员。

广东医学博主 “孤芳自赏” 发帖吐槽:“简直天都塌了!病人参考 DeepSeek 的结果质疑我的治疗方案,我气得赶紧又查了一遍指南,这才发现指南已经更新了。” 对此,律师给出分析,算是一种安慰:DeepSeek 看病若出现误诊无需担责,而医生直接依据其结果给患者处方,一旦发生医疗事故则需担责,从这个角度看,医生还是不可替代的。

显然,以 DeepSeek 为代表的人工智能工具,毋庸置疑会给各行各业带来颠覆性变革。但人工智能在法律、道德、伦理等责任的承担上,永远无法替代人类。在未来,如何清晰界定各方责任界限,制定出合理的归责机制,恐怕是人工智能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