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人工智能(AI)已经深度融入生活的各个角落,从智能语音助手到内容创作辅助工具,AI的身影无处不在。与此同时,人们对于AI生成内容的检测需求也日益凸显,AI究竟是智能助手,还是偶尔“犯傻”的“人工智障”?这一问题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首先,我们先了解一下AI检测机制的原理
AI检测工具的核心在于识别AI生成内容的独特特征。这些特征首先体现在语言模式上,AI生成的文本往往具有较高的语法正确性,很少出现拼写错误和语法错误。比如,在使用GPT系列工具生成文章时,输出的内容通常在语法结构上非常规范,很少像人类写作那样出现笔误或口误。此外,AI写作风格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像在词汇选择上,一些AI模型频繁使用特定的词汇和短语。以ChatGPT为例,它在话题转换时常常使用“深入探讨”一词,在突出观点时喜欢用“强调”“证明”等词汇 。
我用豆包生成了一篇关于“如何用AI技术制作短视?”的文章,如下图:

然后我对豆包下达指令,把生成的文章去AI化,如下图:
我把去AI化的文章复制到腾讯的朱雀大模型进行Al生成检测,结果如下:
不管是原文还是去AI化的文章拿去做AI生成检测,结果都是疑似AI生成内容占比100%。
我把在豆包里生成的文章和去AI化的文章复制到kimi智能助手里,再输入去AI化指令,然后把生成的文章复制到朱雀大模型里进行检测,结果还是疑似AI生成内容占比100%。
这还不是更离谱的,更离谱的在后面。
我和微信群里的网友讨论如何才能把AI生成的文章去AI化,使文章能通过腾讯的朱雀大模型的检测,有网友复制了一段古龙的小说让朱雀大模行里进行检测,你们猜,结果如何,,请看下图
结果还是检测出是Al生成的内容,古龙四十年前写的小说内容居然通不过AI成生检测,这离谱了,离大谱了!
这不得不让我对AI进行深入思考与探究。
AI是什么?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简称AI,人工智能的核心是机器学习算法,它是人类通过大量的数据训练而来的,模拟人类的思维和行为来实现特定目标。人类问AI什么问题,AI回答的也是人类给自己的答案。
由此,我们是不是可以得出这个结论:人类写的中规中矩的文章是不是和AI生成的文章一样的?
这样的AI检测工具还是我们需要的AI工具吗?许多平台都很关注创作内容的原创度,对AI生成的内容会有一定的限制。难道我们就应该写一些嘻嘻哈哈呵呵充满各种怪异风格的文章吗?而我们又刚好活在这AI爆发的时代,对于用AI工具进行创作又应该何去何从?又应该如何去鉴别人为原创与AI创作?这是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问题。
当然,我们不能忽视AI在众多领域展现出的强大智能。在图像识别领域,AI能够快速准确地识别各种图像内容,从医学影像中的病症识别到安防监控中的人脸识别,AI的表现超越了人类的效率和准确性。在自然语言处理方面,AI可以实现实时的语言翻译,打破语言交流的障碍,让全球沟通变得更加便捷。
虽然AI在许多方面展现出强大的智能,但由于其自身的局限性,在某些场景下也会表现出“智障”的一面。我们需要正确看待AI,既要充分利用其优势,也要认识到其不足,在AI辅助的时代,保持人类自身的思考和判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