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遵义扎实推动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在革命老区“活”起来

hqy hqy 发表于2025-02-28 17:13:50 浏览11 评论0百度已收录

抢沙发发表评论

转自: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2025年遵义会议召开90周年,传承红色基因推动遵义高质量发展,是遵义金融监管分局作为红色分局应有的使命和担当。为推动国家惠民利企政策直达企业、直达基层,促进遵义辖内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解决融资问题,遵义金融监管分局靠前作为、迅速行动,扎实推动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机制从“纸面”落到“地面”。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机制建立以来,全市银行机构已走访目标企业清单内企业3.96万户,其中申报企业3.05万户、推荐企业2.85万户,推荐清单内获得授信企业2.68万户,推荐清单内获得贷款企业2.64万户;合计为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其他经营主体授信2.79万户次,金额206.97亿元;已用信2.76万户次,金额154.9亿元,累放贷款加权平均利率4.63%,相比2024年9月末降低0.39个百分点。

“三个突出”吹响“冲锋号”,抓好机制运行“方向盘”

遵义金融监管分局以全面贯彻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举措,以提升金融服务质效为目标,主动对接,深化横向联动、纵向协同,聚合多方力量推动工作,做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排头兵。一是突出一个“领”字,建立机制保落实。建立市县两级政府、监管、银行等部门参与的联动协调工作机制,印发《遵义金融监管分局办公室关于建立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的通知》,成立由分局、支局主要负责人任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责任分工和重点任务。分局主要领导积极向市委报告相关工作情况、共商工作措施,形成工作合力。2024年12月4日推动印发《遵义市关于建立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的通知》,为遵义市倾心倾力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题提供了保障。二是突出一个“干”字,主动对接拟清单。召开全市银行业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推进会,推动辖内47家银行机构建立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专班。主动联动地方发改部门,采取专班人员“1+1+1”(地方政府+监管+银行机构)大走访模式,获取小微客户名单,如《各类个体工商户名单》《纳税信用A级以上小微企业名单》《专精特新和“小巨人”、单项冠军企业名单》等,推送给银行机构,开展走访对接。推动建设银行邮储银行率先完成全省系统内首笔小微融资协调机制贷款落地。三是突出一个“励”字,强化保障优服务。印发《遵义金融监管分局办公室关于做好普惠信贷尽职免责工作的通知》,指导机构完善尽职免责制度,增强普惠信贷从业人员尽职免责获得感。

“三个发力”绘制“新蓝图”,凝聚优化服务“向心力”

遵义金融监管分局以真抓实干为导向,充分发挥监管“指挥棒”作用,加强调研、走访、督导,切实提升小微服务质效。一是在宣传端发力。联动遵义市银行业协会制作H5版面宣传专栏,督导全市银行机构充分发挥基层网点“前沿阵地”作用,利用官方网站、公众号、线上直播等多方式、多渠道加强与观众互动,扩大宣导范围。二是在走访对接上发力。组织开展“千企万户大走访”“百名行长访民企”等专项活动,引导辖内各银行强化主动对接服务,坚持以客户为中心服务理念,由经营产品向经营客户转变,变“坐商”为“行商”,因地制宜制定《金融服务方案》《对公营销方案》,深入园区、社区、镇乡、村组,推动及时、精准对接小微企业,全面摸排融资需求,打通金融惠企利民的“最后一公里”。三是在摸清实情上发力。持续摸排小微企业续贷需求,形成“申报清单”“推荐清单”,并引导银行做好资金安排。同时,利用座谈、通报、约谈和“普惠金融业务大家谈”等方式,要求各银行细化“五项标准”,摸清自身客户续贷需求,深入挖掘信贷潜力,加大首贷、续贷支持,全力做到“应访尽访、应贷尽贷、能贷快贷”。

“三个结合”搭建“动力擎”,跑出融资对接“加速度”

突出“专”做到“精”,推动金融资源从“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转变,高效破解企业融资难题。一是结合货币政策“工具箱”,实施利率专项优惠。利用人民银行支农支小再贷款,辖内农村金融机构主动将更多低利率信贷资金投向企业,帮助企业降低融资成本。如,遵义农商银行在2025年开门红营销方案中,针对水果市场、湘源机电市场、二手车商会等专业市场客户,贷款年利率可低至4%。正安农信联社“烟商”客户贷款加权平均利率3.2%,低于市场平均利率1.43个百分点。二是结合产业发展周期,出台专项产品。辖内各银行聚焦“‘小微’融资困难,强化服务理念,围绕核心企业做“链”、小微企业及个体工商户提“速”,特别是注重加大对民营小微企业“初创期”“种子期”的支持扶持力度,做好全周期陪伴、全链条服务。围绕企业生命周期,主动创新推广“产链贷”“e销通”“黔旅贷”“乡村产业贷”“小微循环贷”等金融产品,综合采取信用、知识产权专利等质押方式,有效解决企业担保能力不足、抵质押物不优的融资难题。如,光大银行遵义分行对红缨子糯高粱产业深入调研,推出“酒粮贷”业务;工行遵义分行建成全省系统首个“多彩农链通”场景,助力地方特色产业实现数字化转型,带动农村经济发展。三是结合产业发展特色,大力在竹链条上书写答卷。围绕赤水市发挥“竹优势”、做好“竹文章”、发展“竹经济”,逐步形成“竹原料-竹浆-原纸-成品纸”全产业链,这条由“绿被子”变为“钱袋子”的特色产业发展道路,依托“产业+金融+供应链”发展模式,以供应链金融产品为切口,助力竹浆产业乘“竹”而上、舒“纸”而行。如,建行遵义分行为泰盛公司启动黔北20万吨林浆纸一体化产业结构调整技术升级改造工程提供贷款3亿元,协助泰盛公司打造供应链平台,为产业链上下游近50家小微企业提供供应链融资超2亿元;工行赤水支行申请专属“黔旅贷”产品,对赤水旅游产业给予大力支持,累计投放14亿元用于赤水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推动赤水市旅游产业快速发展,超过10万赤水人通过旅游业实现了增收。

(遵义金融监管分局)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