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厦门大学图书馆和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联合主办的首届知识发现短视频大赛于6月5日圆满落幕。
本届大赛于4月23日“世界读书日”启动,经过40多天紧锣密鼓的作品征集与专家评审,最终《丝路香韵:国际敦煌项目——丝绸之路在线(idp)的使用介绍》等六部作品获得“最佳短视频奖”。《中国共产党思想理论资源数据库妙用》《高效论文软件安利!科研必会的软件分享》《线上玩转图书馆之期末来啦》《知识获取的快进键》分获“最佳内容”、“最佳摄影”、“最佳剪辑”与“最佳创意”一等奖。
这些优秀作品,展示了参赛者们对数字资源和短视频制作技术的利用与探索,将助力图书馆数字资源的推广普及,提升数字资源的利用效率。相信大家能从中感受到发现知识、获取知识的快乐。
🎬获奖感言
🎬优秀作品展播
点标题或图片可播放
最佳短视频
作者:李几昊 梁锐 陈雪祺(人文学院)
中医古籍承载着华夏民族的千年智慧,然而由于纸质古籍存在查阅困难、不易辨识的局限性,掌握电子古籍的查阅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这就需要我们熟练掌握古籍数据库。本视频以查询敦煌中医古籍中的“薰衣方”为切入点,教大家如何使用“国际敦煌项目:丝绸之路在线(idp)”这一电子古籍库来获取敦煌医学文献。
走出偏见,“译”起发现 ——数字资源服务与自闭症结合的多样化教育形式
作者:田雨萌 吴思琪 刘诗盟 梁恬怡(创意与创新学院)
作品旨在通过短视频的方式,展示如何运用丰富的数字资源检索来传播更多关于自闭症儿童的特点以及知识,短视频中涉及到厦门大学图书馆知识资源港、漳州校区分馆、ScienceDirect、知网等多种数字资源,采用以真人表演、动画为主,录屏、配音制作等为辅的视频呈现方式,把“我们知道而且我们认为很重要的”通过短视频的形式创作出来分享给大家。
作者:黄佳琪 伍玥霖(新闻传播学院)
大多数同学在查找文献资料的时候仅使用知网,其实图书馆内还有很多丰富的纸质、电子书刊和数据库。本视频从一位写论文的同学遇到的困难出发,以“她在睡梦中经过指点找寻到图书馆网站使用的答案,最终顺利完成作业”的剧情,介绍了数字资源获取方法,希望能借此帮助大家开拓思路。
作者:刘美伦(外文学院)韦怡舟(人文学院)
本视频希望可以为人文社科专业的本科及研究生新生提供具有学科针对性的图书馆利用指导,依次介绍厦门大学图书馆的纸本资源概况、如何获取电子资源以及资源的推荐方式。其中电子资源的获取包括EDS一站式检索窗口、学位论文以及期刊文献全文的获取。
作者:余盈洁 边瑾(新闻传播学院)
正在为研究报告和论文写作发愁的你是不是苦于无处搜集相关数据?得到数据之后,你是不是又在为如何清晰地呈现它们感到迷茫?这个简单易懂的科普视频,通过日常化的场景,教会你如何熟练使用数字资源,运用学校电子图书馆、知网、花火数图等媒介,从庞大的数据库中精准搜索,并有效可视化。
作者:王赫 郭玟含 陆昀(新闻传播学院)
本作品以同学之间常见的对话为引,激发受众观看兴趣。同时以“向另一位同学介绍”的形式推动科普部分情节发展,减少了知识介绍可能带来的枯燥,方便观众理解厦门大学智能网关校外访问功能的使用。视频呈现上将“打电话情节”、“科普小剧场”、“操作录屏”等镜头相结合,清晰地向受众展示校外访问相关操作。
“最佳内容”一等奖
作者:唐帅 连传钊 聂嘉琪(马克思主义学院)
通过情景剧的方式介绍了中国共产党思想理论资源数据库的使用方法和三个特色功能,并且穿插了具体的操作界面以便理解。
“最佳摄影”一等奖
作者:熊慎兵(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简珂(经济学院)
本视频将为大家介绍本人读研两年以来发现有助于提升效率的10款电脑软件以及4款辅助学习的手机APP,希望能给大家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提升效率。
“最佳剪辑”一等奖
作者:胡蔓娇 胡毓灵 敬馨露 李笑扬 余逸凡(法学院)
本视频通过线下图书馆引入图书馆线上资源介绍,以真人情景剧的方式介绍了法学院的同学A在期末来临之际查找资料有困难,在同学B的帮助下巧妙运用图书馆资源解决难题。本视频主要介绍了知网的三种不同检索方式:文献检索、知识元检索、引文检索,对其特点、功能、适用情境加以阐述,并拓展到北大法宝、读秀等常用数据库。
“最佳创意”一等奖
作者:周钰芸(新闻传播学院)
如果你的实践组长突然给你布置了跨专业的资料查询任务,你该怎么做?此时的你,是不是只能抓耳挠腮,在知识海洋中漫无目的地搜索,任时间流逝呢?本视频以一个创意性的特定情境切入,用简明直白的语言为大家介绍了厦门大学知识资源港数据资源的基本情况及使用方法,揭示了知识资源港对于跨专业、跨学科之间交流的重要意义。
🎬更多作品展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