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文新闻原文请点击文章下方的“阅读原文”。
如文章由两篇或多篇新闻组合而成,则“阅读原文”只显示其中一篇英文新闻原文,其他英文新闻原文链接将在文中给出。
*****************************************
在各种监管法规上,欧盟一向是最严格的,但这是好事还是坏事呢?

惠誉表示,随着欧洲保险和职业养老金管理局(EIOPA)启动公众咨询,以完善人工智能治理和风险管理实践,欧洲保险业将面临日益严峻的监管挑战及相关成本上升。
该咨询于2025年2月12日启动,将在塑造保险监管机构如何解读和执行《欧盟人工智能法案》方面发挥关键作用。《人工智能法案》已于2024年7月出台,旨在应对人工智能带来的日益增长的风险。
人工智能已成为保险价值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应用涵盖定价、承保、理赔管理、欺诈检测和销售等多个领域。
惠誉指出,EIOPA于2024年5月发布的数字化报告显示,许多保险公司已开始采用人工智能技术,其中50%的非寿险公司和24%的寿险公司已实施人工智能驱动的系统。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和基础模型等技术的进步,这一采用率预计将在未来几年进一步上升。
随着人工智能在保险行业的渗透,监管环境也在不断发展,以确保其应用保持负责任和透明。
惠誉强调,虽然监管要求的提高不可避免地会增加保险公司的运营成本,但如果这些更严格的监管措施能促进行业内更加稳健和合乎道德的实践,最终将对整个行业有利。
然而,惠誉警告称,尽管人工智能为提升运营效率提供了机会,但也带来了诸多风险。其中一个主要问题是某些人工智能系统缺乏透明度,使得外界难以理解其决策过程。
这种不透明性可能会导致意外的偏见或歧视性结果,通常源于训练数据的不完善或代表性不足。此外,对大型数据集和复杂算法的高度依赖也增加了出错的风险,可能导致风险定价不准确或其他财务责任问题。
为了缓解这些风险,《人工智能法案》要求保险公司建立全面的风险管理框架。该法案采用分级管理方式,将人工智能应用分为“最低风险”、“透明度风险”、“高风险”和“不可接受风险”四个类别,每类应用需遵守不同的监管要求。例如,生命和健康保险评估中的高风险人工智能应用需满足严格的监管义务,而被认为风险较低的应用则遵循现有的行业法规。
惠誉还指出,《人工智能法案》适用于多个行业,其广泛的跨行业监管要求可能会使保险公司在整合人工智能技术时面临挑战,特别是在保险业这一受高度监管的行业中。保险公司可能需要培养内部专业知识或与第三方供应商合作,以确保合规性。
《人工智能法案》的相关规定预计将在2026年8月全面生效,为保险公司提供调整业务实践的时间。然而,惠誉评级警告称,不合规可能会导致高额罚款,这凸显了制定主动合规策略的重要性。此外,保险公司还需要投入资金对现有人工智能工具进行调整,以符合新政策要求,这将进一步加重其财务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