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无疑问,AI已经成为当下这个时代重要的关键词,在我们不知不觉之间似乎已经无处不在。事实上,AI一直以来也是各种艺术作品中被提及的要素——特别是在涉及未来和科幻的作品中。1968年,科幻鬼才菲利普·迪克就用一部小说的名字提出了一个关于AI的“终极问题”:仿生人会梦见电子羊吗?自此之后,诸多关于未来世界AI发展和深入改变生活的作品层出不穷,比如最近上市的游戏《赛博朋克2077》,描绘的就是一个AI、网络和智能生化技术充分发展后的社会。AI会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我们当然可以从这些科幻作品中去寻找可能性,但还有更好的办法,就是在现实世界中,利用现有的AI技术,去创造和尝试各种可能性。AI!社区智造局上线,AI融入社区艺术设计如今,年轻人们已经开始了这种尝试。11月14日,设计互联与华为云联合主办的“AI!社区智造局”工作坊于深圳蛇口开营。工作坊为期三周,参与者来自深圳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农业大学等高校建筑与规划学院,在蛇口社区基金会的带领下以蛇口片区作为调研切入点,深入了解社区历史、人文与建筑,提出回应或解决社区问题的设计提案。与设计互联之前的活动有所不同,此次“AI”成为整个艺术设计中最为核心的要素。 设计互联开馆馆长奥雷•伯曼(Ole Bouman) “蛇口咩都同雷讲” 作品生成之前的调研活动 观众体验2020.11.27艺术装置“AI!社区智造局”工作坊于深圳蛇口开营“当我们提到环境,准备动手设计的时候,我们依然在使用非常传统的概念,社区、建筑都是存在了千年的古老名词。但这次我们也引入了一个激发社区、建筑师、设计师的新工具——人工智能,AI为人、社区、建筑的连接提供新的方向。”在工作坊开营仪式上,设计互联开馆馆长奥雷•伯曼(Ole Bouman)如此说。
“2020.11.27”作品生成之前的调研活动设计者没有AI基础,如何做出出色作品初次接触这些装置艺术,或许会认为背后的设计师,一定是横跨人文、设计和AI技术的“大拿”,才能做出这些融合了艺术与AI的作品。但事实上这些设计师都是学生,并且大部分在AI方面都是“零基础”。那么问题来了,他们是如何做到如此自如、灵活地将AI技术应用到自己的设计中去的?
“蛇口咩都同雷讲”艺术装置
“邻里对话”华为云介绍普惠AI实践当科技、艺术与普通人的生活完全无缝结合,提升生活品质才会有更多的可能性。虽然这是一次华为云AI在社区新实践的小活动,但华为云已经在更多领域发挥了作用。智易停与华为云HiLens联合打造的“无感停车管理系统”,引入高效智能的端云协同车牌识别技术,缓解 “停车难,乱停车,乱收费”等城市交通难题。华为云与深圳交警合作,建立了道路动态监控体系,检测交通流量,智能控制红绿灯,提升通行效率。苏州市水务局联合华为云共同试点打造平江河实时监控系统,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水量、水质和监管等全要素的感知,大大改善了水污染、乱扔垃圾、乱排放污水等问题。华为云医疗智能体的AI辅助CT医疗影像筛查服务,可以帮助医生在几秒钟内确认COVID-19病例,目前这些系统已经部署在40多个国家,100多家医院,帮助当地国家抗击病毒。此外华为云AI还支持对艺术作品进行风格迁移和写诗等。华为云从2018年发布普惠AI战略,技术演进,“普惠”愈显重要。作为一种通用技术,AI也走入千行百业,人与AI的协作将逐渐成为各行各业新的工作范式,而本次工作坊,正是普惠AI理念的新实践。相信在未来,在普惠AI进一步发展、进化的前提下,AI与环境保护,AI与艺术,AI与社区,AI与建筑会发生更多的“化学反应”,而我们所憧憬的AI大时代就将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