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00余人共话AI赋能教育教学,“光明求索学校”研究项目正式启动江苏常熟发现两只石虎,咬死100多只鸡,农场主设套将它们抓住

hqy hqy 发表于2025-04-07 01:04:40 浏览8 评论0百度已收录

抢沙发发表评论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首席记者 吴吉 记者 方杰 通讯员 唐邦顺 黄晓洲

“请听口令”“1、2、3,向前看”……在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育技术学系黎加厚教授的带领下,3000余名光明教育人亲身体验了生成式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创新实践与应用,感受了AI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

3月1日,光明区“人工智能赋能教育变革”主题研修暨思维课堂工作坊第三场活动在市教科院实验学校举行。光明区教科院院长黄爱华、区教科院全体人员、各中小学校分管校领导、思维课堂工作坊全体成员及教师代表约640人参加现场学习,活动同步在线转播,吸引了2500余人线上观看。

黄爱华院长表示,人工智能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广度重塑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也冲击着千百年来形成的教育形态和学习方式的规则观念。启动“光明求索学校”研究项目,就是要以AI推动教育理念、模式及人才体系的全面革新。他呼吁大家做“有温度的科技赋能者”“创新改革探路者”与“可持续生态构建者”,共拓智能教育新范式。

现场,首批“光明求索学校”研究项目试点校颁证仪式将活动气氛推向高潮。黎加厚教授与黄爱华院长共同为光明区高级中学等25所学校颁发证书,标志着“光明求索学校”研究项目正式启动。

光明区教科院信息与未来教育研究部负责人王西凯讲述了人工智能赋能教育变革的“光明方案”。光明区作为广东省唯

黎加厚教授通过“设计-批判-迭代”三个环节,带领与会人员认识了“腾讯元宝”“问小白”和AskManyAI在内的多个AI模型,并通过实验教学法学习如何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来设计教案、制作教学资源等,加深对AI赋能教育的理解与实践。

此外,黎教授还介绍了基于DeepSeek的教学方法,这是一种包含任务目标设定、原始思考、思维对比、深度求索、迁移验证及评价反思六个步骤的学习策略。这种“手脑并用”的研修模式,使参与者深刻理解到如何借助AI实现从“信息传递”到“思维启迪”的教学升级,从而推动AI赋能教育变革。

针对DeepSeek在教育科研创新领域的应用,黎加厚教授强调其“赋能教育、变革教育”的核心价值,并指出“变革教育”是未来发展的关键。他通过国内外人工智能支持的新型学校案例,生动展示了技术如何重塑教育生态。

讲座中,黎教授阐述了“光明求索学校”的实践探索,提出“人机双师教师”模式,即智能体导师与人类教师协同教学,重新定义教师角色。他还强调,自主求索学习和生成式作业将推动学习方式与教育评价的革新。此外,黎教授现场指导老师们制作支持DeepSeek的教育智能体,让大家亲身感受技术赋能教育的实际应用。

在分享环节,率领学校20位骨干教师全程参加活动的市教科院实验小学李晓艳校长谈到:“现场学习制作教育智能体,让我们对技术赋能教育有了更直观的理解,讲座为光明求索学校的建设提供了清晰的方向,令人期待。”

讲座期间,参会教师学习情绪高涨,在讲到关键知识时,纷纷拿出手机拍照录像,生怕错过任何细节。李晓艳校长表示:“制作教育智能体,让我对人工智能技术赋能教育有了更直观的理解,专题讲座为光明求索学校的建设提供了清晰的方向,令人期待。”

“光明求索学校”研究项目的启动是光明区探索AI赋能教育教学的先锋实践,也是对未来教育形态的深度求索。站在AI重塑世界的时代节点,光明区正以创新姿态拥抱AI,让我们共同期待光明教育的无限可能!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