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值春耕时节
在田间地头
“AI助手”成为了好帮手
一幅生机勃勃的“智慧春耕图”正徐徐铺展
如今,农业领域越来越呈现智能化与自动化深度融合、大数据与AI技术驱动精准作业,涌现一批弄潮AI农业的农业科技企业。广州市健坤网络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健坤公司”)正是扎根天河的农业科技企业、广东省重点农业龙头企业。
成立25年来,健坤公司已成为国内数字农业领先的AIOT(人工智能物联网)服务商,积极投身AI浪潮,以更智能的“数云端”协同技术架构,深入推动农业场景的数字化转型。
“会思考”的农业大脑
智慧农业物联网技术
是健坤公司的专长
在广东增城的丝苗米种植基地里,各类传感器、智能设备通过物联网连接,构建起看不见却全方位、实时在线的农业监测与管理网络。
由健坤公司生产的一个个AI智慧摄像头被设置在稻田之中,镜头实时高清采集农作物生长图像,传输至农语云平台上,利用AI图像识别技术,可快速识别水稻常见的稻瘟病、纹枯病以及稻纵卷叶螟等病虫害,准确率高达95%以上。
“以往对农作物病害的监测主要依靠人工巡查,耗时费力。有了这个应用,原来要多人多天完成的巡查工作,现在只需几个小时,而且能第一时间发出预警,指导农户精准用药,降低病虫害造成的损失。”健坤公司总经理谢秋波说。
作为智慧农业技术革新的关键设备,AI智慧摄像头已得到广泛应用:
● 既可赋能湛江正大猪场巡检机器人实时监测猪只的生长状况、健康体征;
● 也可以在珠海白蕉海鲈养殖中智能调控增氧机运行;
● 还可在农产品加工环节做全方位检测,构筑安全防线……
一款小产品
折射出农业数智化的大改变
“如今智能化与自动化深度融合趋势愈发明显。在智能灌溉系统、智能养殖设备中,物联网形成监测与管理网络,借助传感器实时收集各类数据,再通过 AI 算法精准计算,实现自动、精准的各类农业作业,极大提升了农业生产效率,是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体现。”谢秋波说。
据了解,健坤公司的AIoT应用覆盖农业农村大数据平台搭建和运营、农业智能技术研究和应用、农业软件及APP开发、植物工厂建设及软硬件集成服务、采供销数字化等板块。
针对智慧农业产业化面临的新技术应用推广难、人才紧缺等问题,健坤公司通过AI农业智汇云讲堂和农技会议培训,分享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大数据、云计算、5G等新一代技术在现代农业中最新科研成果与示范应用案例,提升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新模式集成创新与推广应用,吸引AI科技新农人交流,逐步向基层群众延伸。
加强大数据体系的构建发展
业内人士认为,随着未来技术的进步和成熟,专业领域的生成式AI即垂域生成式AI,将是新成长飞轮,有更大的价值空间。
在农业领域
健坤公司已研发出了
农语云AIoT平台、灵耕大模型等产品
以灵耕大模型1.0为例,其依托Deepseek等多个开源基座模型,深度融合公司在水稻种植、作物病虫害等积累的数据资源,通过数据挖掘、微调训练和机器学习等前沿技术打造。
搭载了该模型的灵耕智答小程序,相当于装上了农业 “AI大脑”,可一键获取农业知识、病虫害识别与防治建议、水稻病虫害预测、作物识别、水稻谷粒计数、土壤湿度预报等,让农业智慧化触手可及。
高质量数据与数据处理,决定垂域生成式AI的竞争力。农业生产涉及气象信息、土壤数据、作物生长周期数据、市场供需数据等海量数据。谢秋波表示,将进一步推动大数据体系的构建和发展,持续深化样本数据训练工作,收集涵盖不同地区、不同作物品种、不同气候条件下的数据信息,让大模型更好应对复杂多变的农业场景,提供更具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推进科技与产业融合发展
离不开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
✊✊✊
近年来,天河区通过科技创新补贴、税收优惠、产学研协同机制及“数字农业示范项目”“天河英才计划”等政策举措,不断支持区内农业科技企业发展壮大。
一系列政策组合拳,降低了企业研发与市场拓展成本。健坤公司介绍,近三年公司研发投入效率提升20%,核心产品“农语云”智能监测系统提前半年落地,并借助政府搭建的产需对接平台签约十余个示范基地,实现营收增长35%。区助力公司引入多名农业AI专家,专利数量翻倍,夯实了技术壁垒。
谢秋波表示,乘AI东风,公司接下来将大力加强大数据分析工作,打造一体化的农业大数据服务平台,提供定制化的数据服务,探索将最新的 AI 技术,如多模态融合技术、强化学习技术等应用于农业领域。同时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农业企业、种植大户等合作,推动农业生产效率提升和产业升级。
他也期待,未来若能进一步开放国有农场作为技术试验场景、组建区域农业科技产业联盟,并简化政策申报流程,农业科技企业将更有信心打通“技术—场景—市场”闭环,为区域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注入更强劲的科技动能。
原标题:《打造会思考的农业大脑!AI农业看天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