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人工智能正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然而,当前的人工智能仍面临诸多挑战,如算力需求大、数据依赖强等。本文将探讨未来人工智能的演进方向,从人类学习过程的启示到人工智能的高效训练,再到专属智能体的设想,为我们描绘出一个更加智能、个性化的未来世界。

当前的人工智能,是通用的人工智能,是普遍基于公共云的人工智能,是必须基于海量数据来不断优化迭代的人工智能。看到过一句话:抖音的工程师们也不知道推荐算法内部是如何运转的,只知道它的推荐结果会让用户越来越满意。
人类其实也一样,每个人都不知道自己以及其他任意一个人内部思想的形成过程,只知道在面对一些情形的时候,人会自动作出反应,每个人面对不同的情形有不同的反应。不妨把人类想象成一个基于碳基的生物体AI。
人类这个智能生命体从小到大成长的过程就是一个快速深度学习、不断进化的过程。但是每个人类个体所需要的训练数据很少,大多数简单的问题只需要教一遍或者几遍就会,而且可以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这其中有生物学的科学依据,人类个体在长大的过程中、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大脑中的神经突触在不断地产生连接、不断地繁殖、生长。
这个过程与现阶段的人工智能非常像。如果人工智能有一天训练的过程可以与人类个体的训练过程高度类似、那么高效率的话,那么每个人都可以训练独属于自己的人工智能体。这中间就需要不断优化核心算法,其中DeepSeek就是跨出这一步的佼佼者。
一个真正的人工智能,不应该需要那么多的算力去长时间地做那么多的计算,不序号耗费那么多的能量。这中间一定是哪个地方没弄对。个人认为是没有找到人工智能领域的第一性原理。它的根本是什么没有搞清楚,所以效率那么低。在未来,每个人可以在自己的车辆上、手机上、手表上、智能眼镜上随时训练自己的专属智能体。
通过随时收集所处环境的影像、声音等信息,持续深度迭代。当然这中间有很多的技术问题以及法律伦理问题。每个人专属的智能体存储芯片需要不可被破解,这中间的加密技术需要得到根本性的突破。只要加密解密的问题得到解决,隐私应当不是问题,每个人的智能体只有自己打开,里面的影像、声音等信息不可对外发布,仅能用作智能体成长训练所用。这里面最合适的智能硬件当属智能眼镜。
在佩戴智能眼镜时,智能眼镜可以随时以第一视角去观察眼镜主人的周遭环境、同时听到相应的声音。这中间应该还需要给每个人的智能体中内置一些基础能力,比如基础的语言识别能力、基础的物体识别能力。但伟大的AI算法,应当是可以在开始使用后逐步自我学习,主人可以像带自己的孩子一样去逐步训练它。这个智能体应当还可以插入网络,在网络中随时获取最新的信息,并且有分辨信息的能力。
期待这一天的到来,这个伟大的AI算法,有可能诞生自中国,也许就在2050年左右。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作者【波叔爱这世界】,微信公众号:【波叔与世界的对话】,原创/授权 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