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强中小学科创教育,山东省这样做!比利时?这个不起眼小国,竟是中国近代“隐形侵略者”?

hqy hqy 发表于2025-05-23 01:35:47 浏览4 评论0百度已收录

抢沙发发表评论

海报新闻记者 王学涛 报道

近日,首届山东省中小学科创教育大会在潍坊举行。会议指出,加强中小学科创教育,是提高学生科学素质,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基础性工程;是适应人工智能发展大势,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必要之举。据山东省教育厅总督学王志刚介绍,为加强中小学科创教育,山东省主要在五个方面下功夫。

第一,以课程为基,构建全链条科创教育体系。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和科学精神为目标,加强中小学科创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加强国家课程开设。开齐开足开全科学教育课程,同时注重挖掘各学科课程中的科创教育元素,将科学教育、创新教育有机融入学科教学中,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注重校本课程研发。鼓励各地因地制宜、创新探索,结合当地科技资源和学校实际,开设如机器人编程、人工智能、科技创新实验等特色课程,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把握学段目标重点。在小学重点通过趣味实验、科学游戏、创客体验等活动,激发学生好奇心和探索欲;在初中重点开展项目式学习、跨学科学习,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在高中重点推进研究性学习,鼓励学生参与课题研究和创新实践,为青少年学生由科创兴趣向科创能力转变奠基。

第二,以师资为要,打造高素质科创教育队伍。高素质教师队伍是高水平科创教育的关键和基础。加强师资配置。要逐步提高科学教师配置比例,配齐配强中学理化生教师。鼓励各高校积极参与师资培养,从源头上加强高素质专业化科学类课程教师供给。实施“科教副校长”配备计划。强化研训支撑。要加强中小学实验员、各级教研部门科学教研员配备,完善科创教研组织体系,分专题、专项常态化开展教研活动。要定期组织教师参加各类科创教育、人工智能专题培训和研修活动,助力教师更新教育理念,掌握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技能,提高教师的教研能力和教学水平。畅通交流渠道。要加强区域、校际交流与合作,广泛搭建教师交流平台,组织教师开展观摩学习、经验分享等活动。要多形式开展优秀科创教育案例、课例遴选推广活动,通过智慧教育云平台等推广共享,供广大学校、教师学习借鉴、互促提升。

第三,以资源为盾,强化多渠道科创教育供给。要积极引导和支持多元主体参与中小学科创教育工作,促进家校社资源有机整合、优势互补,构建协同互动的科创教育格局。积极利用社会场所资源。强化部门协作,统筹争取支持,为广泛实施科创教育提供阵地平台。大力拓展科创基地资源。在向学生开放场所的基础上,开发适合中小学生的科学教育课程和项目,建设成为具备科普、体验等多功能的教育基地,有组织、有计划、常态化、长效化接收学生研学实践。充分协同高校科研院所资源。要充分调动高校和科研院所参与中小学科创教育的积极性,搭建平台,引导其积极参与中小学科创教育,向中小学生适当开放实验室等科技资源。鼓励大学与中学联合教研,实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更好衔接;倡导联合共建创新实验室、科普站、人才培育班等,探索大学、中学“双导师”制,推进因材施教。

第四,以数字为翼,创设智慧化科创教育环境。当前,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为教育领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机遇。树立智慧教育理念。学校和教师要主动拥抱数字教育,主动学习数字教育,主动适应数字教育,做到正确认识、轻松驾驭、有效运用数字教育手段,树立科学、全面的智慧教育理念。加强硬件环境建设。综合多种方式,加强数字教育条件建设,努力构建5G网络、物联网、云计算等新技术深度覆盖教学场景。重点推进智慧校园迭代升级,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建设虚拟仿真实验室、人工智能科创中心等数字化实践平台,为科创教育提供环境基础保障。深化教学方式改革。探索数字背景下科学教学新模式,开拓生成式人工智能大模型在科学教学中应用的新场景。利用数据分析技术提升教学评价的精准化水平,开发科创教育智能体,为教师教学提供AI助手,为学生学习提供AI学伴,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创设沉浸式学习环境,实现学习路径的个性化定制与学习资源的适配推送。

第五,以评价为尺,激发内生性科创教育活力。科创实践活动不仅是拔尖创新人才孕育的重要土壤,也是创新人才识别的关键场域。认真落实《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指南》,将学生平时实验操作和参加科学探究实践活动等纳入综合素质评价内容。将学生科学与创新素养作为创新拔尖人才识别的重要内容,健全工作机制,完善政策支持体系,创新设立培养通道,培育输送大批具有科学潜质的后备人才。持续做好科学教育实验校创建工作,大力选树推广一批科创教育特色学校、典型案例,完善激励机制,形成浓厚氛围。

“让我们勇担创新拔尖后备人才培养的历史使命,以更高站位、更实举措、更强合力,奋力谱写山东中小学科创教育新篇章,为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贡献山东力量!”王志刚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