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台海网
□戴先任
“打客服电话就像闯关,它只会重复说‘好的’,却办不了事。”家住四川成都的王女士前段时间搬家后,想解除出租房缴纳电费关联的手机号,却因联系客服太费劲而一拖再拖。不少消费者发现,现在打客服电话,想找到人工客服非常难,接电话的智能客服经常是“已读乱回”。智能客服日益普及,但消费者未必“买账”,该如何破局?(7月14日新华社)
AI技术不断突破,智能客服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但当前智能客服存在的问题还不少。而此前就有媒体调查过,人工客服难接,甚至一些企业并没有人工客服,智能客服被过度重视,而人工客服却越来越少。
智能客服如果能够善用,能一定程度上提升消费者使用感受,给消费者带来便利,但当前一些智能客服成了隔绝服务“温度”,阻隔消费者与企业沟通的“冷冰冰”的机器,成了企业罔顾客户诉求的挡箭牌,成了消费维权的“拦路虎”“绊脚石”,智能客服变成了“智障客服”。
一方面,一些企业高估了智能客服的重要性,把智能客服当成“万金油”“万能钥匙”。另一方面,一些企业想通过智能客服节省人工成本,以至于简单用智能客服替代人工客服,从而给消费者带来了新的烦恼。
人工客服和智能客服要互补而非互替。企业如果重视消费者体验,就不能让智能客服独自挑起帮助客户解决问题的“大梁”。企业也不能完全撤掉人工客服,虽然智能客服在未来将可以起到更为重要的作用,但在目前,人工客服仍有不可替代的价值,企业仍要重视人工客服,更不能让人工客服成了消费者“触碰”不到的服务,不能和消费者“捉迷藏”,让客户服务成了企业“聋子的耳朵”,而要成为更好对接消费者诉求的有效渠道。要善用智能客服,需要通过智能客服与人工客服相配合,共同为客户提供良好的售后服务,从而提升服务质量,提升消费体验。
*******************************************************
【台海网报料渠道】
邮箱:taihainet@163.com
报料、登报、维权、内容合作专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