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身社会实践
展现青春力量
学生寒假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

青春助力家乡发展
青春归巢 学子返乡
归乡筑梦 绘就画卷
点亮家乡新希望
为基层添彩增辉
返家乡,践所学
青春助乡发展
用智慧,展担当
实践促己成长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物联学子们的“返家乡”
实践风采吧!

流动不流失 锦城有温度


2025年1月25日-27日,2023级信息安全专业何清清同学在宝应县安宜镇锦城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参与安宜镇流动党员“四微两常——春节篇”返家乡活动,此次活动旨在关怀在外工作的流动党员,通过一系列温馨而富有意义的环节,增强他们对家乡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活动中,何清清同学协助播放家乡发展宣传片,让流动党员感受家乡变化。在交流环节,她倾听党员同志在外经历与部分留守家庭目前存在的困难,并为其解读相关政策。之后,何清清同学和大家一起体验社区活动,包含煮水饺、写春联等,现场氛围热烈。

本次实践,何清清同学体会到社区服务是连接党组织与流动党员的桥梁。她不仅锻炼了沟通能力,更从党员们的故事中收获感动与力量。何清清同学表示,今后会更加积极投入此类活动,以实际行动传递温暖。

三天敬老行,温暖满溢雨花斋


2025年1月21日至24日,2023级信息安全专业胡小娟同学来到常州市钟楼区晋陵中路雨花斋,开始了为期三天的敬老爱老返家乡实践活动。


服务期间,胡小娟同学除了负责制作包子和团子等主食以外,还积极参与了雨花斋的其他志愿服务活动,如环境整理、餐具清洗等。她的努力和付出,不仅赢得了雨花斋工作人员的赞誉,也赢得了社区居民和受助者的广泛好评。


此次活动,胡小娟同学明白了雨花斋被称为“家园”的缘由:大家从各处汇聚于此,在小屋感受家的温暖,又将这份温暖传递出去,让更多人收获爱。未来,胡小娟同学会继续开展敬老爱老活动,用实际行动传递爱心,让尊老敬老之风浸润心田。

探索气象奥秘 播撒科学火种


2025年1月19日,2023级软件工程专业气象协会成员朱雨婷同学积极响应"返家乡"社会实践号召,在安镇胶西村社区成功开展了一场气象科普专题活动。


本次气象课堂以"人工影响天气的秘密"为主题,朱雨婷同学通过精心准备的授课素材为小朋友们详细解释了人工降雨、降雪、防雹、消雾和消云减雨五大主要人工影响天气的方式、原理及过程。小朋友们专注的眼神中透露出对知识的渴望,直到活动结束,他们仍在互相讨论课堂内容,纷纷表示收获满满。


朱雨婷在实践心得中写道:"科普不仅是知识传递,更是点燃探索火炬的过程。当看见孩子们眼里的星光,我更加坚定未来的方向:为孩子们点亮科学求索的好奇心。"这场理论与实践交融的青春实践,既为社区儿童推开科学之窗,也让青年学子在服务社会中实现个人价值的升华。

文明实践助搬家 情暖群众聚民心


2025年1月16日-29日,2024级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的王雅蓉同学前往景泰县北城区参加县委、县政府组织的《地质灾害避险搬迁项目》返家乡活动。服务期间,王雅蓉协助工作人员登记居民房屋数量及分发钥匙等事宜,帮助搬迁户尽快找到落脚点,并提出完善安置区基础设施建设的建议,以促进搬迁群众融入新环境,实现生态恢复与民生改善双赢,确保搬迁工作顺利进行。此次活动,王雅蓉的努力和贡献不仅为搬迁工作顺利进行提供了有力保障,也为推动社区发展和民生改善做出了积极贡献。她表示,未来将以更加积极的态度投身社会实践,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社会进步贡献力量。



汉风沛韵传薪火,青春实践启新程


2025年2月7日,2022级信息安全专业厉寒同学在学校的组织下,前往沛县博物馆进行返家乡的社会实践活动。


厉寒同学作为博物馆的志愿者,他始终以饱满的热情和专业的态度投身于这项有意义的工作中。他不仅对博物馆的藏品如数家珍,能够详细地为参观者讲解每件展品背后的历史与文化,还积极参与策划各类展览和活动,致力于让更多人感受到博物馆的魅力。他的耐心与热情,赢得了参观者的一致好评,成为博物馆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通过参加这次返家乡社会实践之行,厉寒同学深刻认识到,历史不仅是过去的故事,也是我们今天文化认同的根源。厉寒同学表示接下来将积极参与更多类似的社会实践活动,不断丰富自己的历史知识,并将所学应用于学术研究和实际生活中,承担起文化传承的责任。

来源 | 物联网工程学院各学子
编辑 | 徐 翔
初审 | 戚名扬
复审 | 郭昕昳、臧文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