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乌克兰购数万拦截机,战争变无人机消耗战

hqy hqy 发表于2025-07-19 15:24:37 浏览1 评论0百度已收录

抢沙发发表评论

文︱陆弃

乌克兰战场正在发生一场根本性的变革。 这不再是单纯的坦克对轰、火炮对射,也不再只是依靠昂贵的美制“爱国者”防空系统抵挡俄军的导弹袭击,而是一个更便宜、更致命、更持久的无人机战争新时代。

据《福布斯》7月15日报道,乌克兰国防采购局局长阿尔森·茹马季洛夫公开宣布,乌克兰已签署采购“数万架”拦截无人机的合同。这一数字令人震惊,不是“几百架”或“几千架”,而是“数万架”。在任何传统军事逻辑中,这都意味着一场“规模型战争形态”的根本性变化。乌克兰方面已经明白,靠西方每月一两套“爱国者”系统,是远远无法抵挡俄罗斯蜂拥而至的无人机群的。

而这背后,恰恰是俄罗斯战术的深度演进 。报道指出,俄军不再依赖于低空掠过的伊朗“沙希德”式自杀无人机,而是学会让无人机在高空盘旋、超出乌军火力打击范围,再在临近目标时突然垂直俯冲。这种做法对乌军前沿部署的小型防空小组造成了毁灭性打击。上个月,乌军无人机拦截率从超过95%骤降至86%,看似只是个位数波动,但换算下来,每次俄罗斯攻击中成功突破的无人机数量已是原来的三倍。这对前线指挥所、弹药库、电力基础设施来说,就是三倍的毁灭性打击。

乌克兰高调宣布采购数万架拦截无人机,不仅是应对俄军技术升级的必然,也是对未来战争模式的无声宣判:大规模饱和式无人机冲突正在取代传统地面突击。这些拦截无人机并非高科技战斗机的替代品,而是“消耗品”,每天都要用掉,每天都要补充。这意味着战争将彻底进入一种“耗材战争”的新逻辑。导弹战争是比拼国防军工的极限,无人机战争则是比拼产业链和制造能力的终极考验。谁能用出成千上万架廉价无人机谁就能掌握战场主动权。

乌克兰显然是想从“防守端”重建优势。美国虽然承诺继续提供“爱国者”,但这种每套造价高达10亿美元的系统根本无法大面积部署。 乌克兰全国面积超60万平方公里,哪怕部署10套“爱国者”,也防不了更多来自东南方向“斜插入”的低空威胁。更重要的是,拦截一架几百美元的“沙希德”无人机,需要耗费一枚数十万美元的导弹,这种性价比灾难让西方防空体系在性命交关的乌克兰战场上成了“伪装的脆弱”。

于是,无人机打无人机,成为最经济的解决方案。但真正的问题在于,谁的无人机更便宜、更快产、更易操控。俄罗斯如今大量使用消费级改装无人机,直接从伊朗引进“整包式”攻击编队,而乌克兰虽然在西方的支持下有自己的军事工业,但要在短期内调集和投产“数万架”拦截无人机,仍然面临巨大的资源与训练瓶颈。

值得一提的是,乌克兰无人机采购决策的激进化,也可能带来更深层次的地缘政治动荡 。西方将不得不为乌克兰建立一个庞大的“无人机补给链”,不仅提供成品,还要开放零部件、提供软件更新、甚至远程控制平台。这将导致美欧军工企业深度绑定乌克兰前线,实际参与战争运营。而俄罗斯方面,毫无疑问也将进行相应升级,甚至可能进行电子战反制、低轨卫星反制等“技术锁死”,使这场“无人机战争”迅速上升为“电子霸权冲突”。

俄罗斯也不会坐视不管。 面对乌军“拦截无人机大军”的部署,俄罗斯几乎可以预见将以“蜂群压制+电子干扰+定点猎杀”三位一体的模式进行反制。尤其是俄罗斯在战场上不断使用空基和地面干扰系统,使乌军无人机指令频繁失联,自爆于半空。未来的乌俄无人机对抗,将不再是拼机体数量,而是拼算法、拼抗干扰能力、拼指令恢复速度,一场典型的“工程师战争”正在悄然展开。

更深一层的问题是:当无人机成为战争主体,战场“人”将退到何处?前线士兵逐渐沦为屏幕后端的操作手,交战双方转向遥控杀戮,人类之间的战争伦理将被彻底摧毁。战争越来越不像“战争”,而更像是一场全球化制造业之间的库存赛跑。一旦战争门槛被无人机无限降低,恐怖主义、民兵组织乃至“非国家行为体”将具备前所未有的杀伤力。这一趋势不仅在乌克兰,也在预示全球未来战争形态的彻底转变。

乌克兰的这一轮无人机大采购,也将对中国、伊朗、以色列、土耳其等拥有无人机核心能力的国家产生深远刺激。全球将陷入“无人机军备竞赛”的新拐点。这不仅仅是战术革命,更是战略底层结构的崩解。传统的空优、地控、弹道防线、纵深打击等作战理念正在被廉价、灵活、智能、饱和的“无人蜂群”所取代。

这是一场看不见硝烟的技术压制赛,也是现代战争的制度溃缩之战。乌克兰用“数万架”拦截无人机迎战俄罗斯的饱和打击,看似是自救,实则是把整个战争拉入了一个更加疯狂、更难逆转的深渊。战争的未来,已然降临。无人机不再是辅助工具,而是决定胜负的核心力量。乌克兰正在为此付出沉重代价,而世界,也正在为它埋单。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