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谷思想家纳瓦尔·拉维坎特曾提出一个观点:
“真正的财富,不是金钱,而是拥有创造财富的能力。”
我们总以为,赚钱的关键在于努力工作,熬体力、拼实力、卷业绩。
可现实是,岗位可以被替代,技能会被淘汰。今天引以为傲的资源,到可能明天就一文不值。
在时代的洪流里,真正能让我们走得长远的,究竟是什么?带着这个疑问,我问了DeepSeek一个问题:“人生中,有哪些资产是永不贬值的?”它给出了15个建议,可以帮助我们布局好未来的十年。
1
健康的皮囊
前段时间,演员朱媛媛因病去世,许多人为之唏嘘。
她常年奔走于剧组与镜头之间,长期处在高压工作环境中。
在镜头前,她永远保持着最好的状态。
但在镜头之外,她的身体早已被悄然透支。
甚至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她还在为新剧奔走宣传,没来得及好好休息一次。
如叔本华梭说:“人类最大错误,就是试图用健康去换取其他身外之物。”
多少人拼命挣钱,熬夜加班,却忘了健康才是最大的本钱。
健康一旦亮起红灯,再多的名利富贵都只是过眼云烟。
所以,千万别拿健康当筹码,再忙也别透支身体。
守护好健康,你才有力气奔赴自己热爱的生活。
2
规律的运动
《赶走坏情绪》中,刘源因为感情和职场双重失意,一度陷入了迷茫和困顿。
短短几周,他便变得颓废不堪,甚至患上了严重的头痛症。
为了摆脱这样的状态,他决定走出门去,用运动疗愈自己。
刚开始,他并不适应,锻炼时的缺氧和肌肉的酸痛让他痛苦不堪。
但当他突破了身体的极限,前所未有的兴奋和快乐瞬间涌上了他的心头。
从那以后,刘源的身体和情绪都逐渐好转。
他用汗水一步步走出了情绪的泥潭,重新做回了那个阳光的自己。
希波克拉底说:“运动是最好的医生。”
生活从来不是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在运动中自我治愈。
即使只是跑跑步,你的身体也会得到舒展,心情也会随之放松。
坚持下去,你会重新找回内心的力量,充满能量地迎接生活中的一切挑战。
3
稳定的情绪调控能力
生活中,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
工作一点不如意就失眠,领导一句质疑就陷入焦虑,和同事一次争执就情绪崩盘。
焦虑和敏感几乎占据了你所有的生活,你做什么都变得小心翼翼。
但就像荣格说的:
所有没有表达的情绪都不会消失,它们只是被活埋,并在未来以更丑陋的方式涌现。
生活本就是问题环环相扣,总被情绪牵着走,只会让生活陷入慌乱无序的困局。
与其压抑情绪,不如学会与它共处,找到释放和转化的出口。
规律作息、睡前冥想、深度写作,都是帮你稳住内心、重建秩序的底层方法。
4
精致得体的形象
在一项社会实验中,有人分别以两种形象进行应聘。
他先是穿着皱巴巴的T恤,头发凌乱地参加面试;
后又穿着西装、仪态端正、干净利落地出现在另一个面试室。
结果令人意外——相同的履历和能力,前者被贴上了“吊儿郎当、不靠谱”的标签,而后者则被认“专业稳重、很有潜力”。
这正印证了心理学家洛钦斯提出的“首因效应”。
他认为,人在初次接触时,往往会根据第一印象快速给他人下判断。
你呈现出来的外在状态,很大程度上会影响他人对你能力和人品的评估。
形象,不只是面子工程,还是你在职场上的第一张名片。
穿得体、姿态稳,你就是在为自己的专业度加分。
5
每日复盘的习惯
知乎博主@谢熊猫,曾提到自己有一个坚持多年的习惯——每天睡前复盘。
他会在手机备忘录里,记录三件事:做得好的、做得不好的、可以优化的地方。
这个看似简单的动作,他坚持了十年。
就是靠着这个习惯,他从职场小白一路成长为产品总监,后来又顺利转型为年入百万的自由职业者,实现了人生的跃迁。
他说:“复盘是我提升效率的关键,一天不做,就觉得整个人浮躁、不踏实。”
只埋头赶路的人,常在岔路口迷失。
真正走得快的人,总在复盘中校准目标,在自我修正中走得更远。
唯有在不断回望与反思中,我们才能看清脚下的路,走稳前方的每一步。
6
超强的执行力
现实生活中,很多人总喜欢设目标、做计划,却总停在准备阶段,迟迟迈不出第一步。
最终错失了一次又一次的机会,变得一事无成。
心理学上有个词叫“行为激活”,意思是:
不是你想清楚了才去做,而是你做了,才慢慢想清楚。
越行动,越清醒;越等待,越困顿。
所以别等到一切都明晰再出发,凡事先干起来,就能解决人生80%的问题。
这个时代,最稀缺的能力不是规划,而是启动。
想健身,先从跑步开始;想写作,先从每天写几百字开始;想创业,先从摆摊开始……
先做,再调,边走边修整,比原地规划一万次更重要。
7
理财规划的意识
为什么有些人月薪三万,却总是过得捉襟见肘;而有些人工资不高,却能存下人生第一套房?
差别不在收入,而在财商。
一个懂规划的人,会为钱设定方向:
每月的支出是否合理?有无紧急储备?自我投资多少?是否有长期规划?
他不盲目跟风,也不被消费主义裹挟。
靠对金钱的长期掌控力,把有限的收入,逐步转化为稳健的资产。
理财不在于赚得多,而在于守得住、用得稳。
理性消费,是为生活减负;定期储蓄,是为未来蓄力。
这些看似平常的选择,实则决定了你财富的边界,也是你人生安全感的根基。
8
优质的社交圈层
知乎上有个提问:“为什么很多人非常努力,却依旧原地踏步?”
有个回答引人深思:“不是努力没用,而是圈子错了。”
美国著名投资人查理·芒格,早年并未站在金融顶尖舞台上。
当时的他身处普通工薪阶层,尽管勤奋努力,却始终只能在底层挣扎。
直到遇见了巴菲特,两人思想契合,一拍即合,迅速组成黄金搭档。
与巴菲特同行的日子,不仅提升了芒格的投资视野,也彻底改写了他的人生。
他从一个默默无闻的普通人,变成了享誉全球的投资大师,最终成就传奇一生。
芒格曾说:“我最大的财富,就是巴菲特这个朋友。”
独行者易疲,同行者致远。
而要实现人生的飞跃,就一定要找到那个能拓宽你视野、激发你潜能的伙伴。
选对人,你便能借力而为,乘风而上。
9
和睦的家庭氛围
电视剧《乔家大院》中,乔致庸能白手起家,将生意做到全国,最关键的并非聪明才智,而是“家和”的根基。
他接手乔家时,第一件事就是安抚兄弟,整合家族,让内宅安稳,外事顺畅。
他知道:家不和,业必衰;心不齐,路难行。
正是靠着这种“内和外顺”的思维,乔家才能在商海中立于不败之地,成为一代晋商巨擘。
南宋哲学家朱熹说:“循礼,保家之本;和顺,兴家之本。”
一个人的兴衰成败,往往就藏在家庭的和气中。
父慈母爱,妻贤子孝,兄友弟恭,一家人和睦相处,再穷也能发家。
10
利他的心态
2020年,全球汽车产业陷入陷入剧烈动荡,供应链断裂,成本飙升。
面对压力,别人都在削成本自救,丰田董事长却反其道而行。
“不砍订单,不压价,宁愿我们利润下降,也要让供应链活下去。”
因为他知道,眼前的利益只是暂时的,唯有保住合作伙伴,才能渡过难关。
后来正是这份利他精神,让丰田不仅守住了供应链,还赢得了市场先机:
当欧美车企因断供被迫停产时,丰田生产线依旧稳健运转,占领了全球最大的市场份额。
如稻盛和夫所说:“利他是最大的利己,纯粹利己则是自我困顿的根源。”
太精明的人,算得清功劳,却算不清人心;
太计较的人,争得了眼前,却争不到长远。
最高明的利己,是利他。所有持久的关系,都一定建立在双赢的土壤上。
当你真诚地托举他人,他人自会成为你的阶梯;你让别人变得更好,他人自会馈赠你更好的风景。
11
自我更新的能力
在麦肯锡的用人标准中,有一项最为关键的是:学习敏捷性(learnability)。
他们更愿意招聘那些解决问题思路灵活、适应变化快、能不断自我成长的人。
比起“我会什么”,更重要的问题其实是“我有没有能力快速学会?”
时代的风向变了,你也要学会转舵。
过去,一技傍身足以安身立命;现在,唯有持续进化,才能站稳脚跟。
不断更新认知,不是等待机会,而是在创造机会。
主动适应变化,你才能在风起云涌的时代中掌握主动权,开辟属于自己的道路。
12
屏蔽干扰的能力
每天清晨,手机里铺天盖地的推送、短视频和弹窗如潮水般涌来。
我们以为自己在掌控信息,实则正被信息裹挟,在碎片化的洪流中逐渐迷失自我。
据心理学家格洛丽亚研究发现:
一个人被打断一次,需要23分钟才能重新集中注意力。而在办公室,一个人平均每11分钟就会被打断一次。
这意味着,如果你无法构建“屏蔽干扰”的能力,专注力将被反复打破,做事的效率也会不断降低。
努力从来不是稀缺品,真正罕见的,是在喧嚣中持续深耕的人。
古人云:“静水方能流深。”
唯有静得下心、耐得住寂寞的人,才能在沉默中积蓄力量,在无人问津时悄然崛起。
13
全局的思维意识
管理大师彼得·圣吉在《第五项修炼》中提到:
真正的成长,不靠知识的堆叠,而靠结构的理解。
很多人做事只顾眼前救火,却看不见背后的结构性问题。
比如,销售业绩不好,普通人只会多打电话;
而具备系统思维的人,会从产品定位、目标客群、团队协作等多个维度,重新拆解和整合推销方案,从根源上解决问题。
前者只看到任务,低效循环,终日碌碌却难有突破;
后者却能看到全局,抓住本质,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
当你看清了系统的运作逻辑,就不会困在表象里,疲于奔命。
具备全局思维,把力气用在关键点上,我们便能成为真正掌控局势的人。
14
长远的投资眼光
你知道滴滴后来居上的秘诀吗?
它不是最早进入打车市场的,却最终成了行业巨头。
关键在于,创始人程维的独到眼光。
每次出差,他都因打不到车而耽误重要行程。
也正是这些真实的不便,让他意识到:传统出行方式,已经跟不上移动时代的节奏了。
他果断将业务转向线上打车,不仅从根本上解决了出行难题,还颠覆了整个行业的运行逻辑。
选择比努力更重要,它是决定成败的分水岭。
努力是乘法,方向是底数。
100分的努力乘在“0.5”上,依旧微小;100分的努力乘在“10”上,才能真正撬动人生的杠杆。
所以说,懂得取舍,选对赛道,我们的努力才能真正发挥出价值。
15
靠谱的口碑
自媒体人粥左罗曾提到,他能拿下第一批客户的秘诀是“我不放他们鸽子”。
听起来简单,其实藏着一个时代真相:靠谱,已然成了最稀缺的竞争力。
信任一旦筑起,就会如滚雪球般,越积越大,能带来源源不断的机遇和回报。
在这个信用稀缺的时代,一个人说到做到,就已经赢过大多数人。
口碑从不靠说服建立,而是靠一件件小事慢慢积累。
当你在别人心中建立了靠谱的口碑,那么即使你不反复证明自己,机会也会主动找上门来。
▽
DeepSeek说:“未来的世界,不再靠运气决定胜负,而是靠你手上的能力清单。”
当你真正把时间和精力,投资在这些看不见的“内在资产”上,就会发现——
哪怕风口不在你这儿,哪怕市场剧变,你依然站得稳、走得远。
从今天开始,默默耕耘这些真正属于自己的财富。
你当下的做的每一分努力,都会在未来的某一刻发光。
点个赞吧,与朋友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