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刊|人工智能赋能智慧交通大有可为

hqy hqy 发表于2025-08-09 02:28:29 浏览7 评论0百度已收录

抢沙发发表评论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要大力发展智慧交通和智慧物流,推动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与交通行业深度融合。”这一重要论述为推进新时代智慧交通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广西作为面向东盟的国际大通道、西南中南地区开放发展新的战略支点、“一带一路”有机衔接重要门户,必须牢牢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历史机遇,把人工智能应用于交通运输各领域,奋力书写智慧交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强化战略引领,构建智慧交通协同发展格局。人工智能是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是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引擎。推动智慧交通发展,广西要深刻认识人工智能的战略意义,精准对标国家“人工智能+”行动计划部署,将“人工智能+交通运输”置于构建现代化综合立体交通网的核心,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要立足区情实际,研究制定“人工智能+交通运输”专项行动计划,明确目标、任务、工程与保障体系,并将其纳入自治区重大战略统筹推进。健全跨部门协同机制,强化政策配套与资源整合,确保自治区部署落地见效。主动融入国家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区域高性能算力中心,筑牢智慧交通算力底座。聚力研发广西综合交通大模型,着力打通公路、铁路、水运、航空、邮政等多源异构数据壁垒,推动行业治理向“数据驱动、智能决策”深度转型。高标准建设一体化交通数据中台,破除“数据孤岛”,促进数据安全汇聚、高效流通和价值释放。

升级智能设施,筑牢智慧交通发展根基。建设数字化智能化基础设施,是推动智慧交通发展的必然要求。广西要积极强化人工智能应用,聚焦交通基础设施智能化迭代,加速构建智慧交通硬支撑。要加速推进北部湾国际门户港智能化建设,深化与头部科技企业合作,规模化部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智能码头操作系统、装卸设备和自动化集疏运体系,实现桥吊自动装卸、集卡无人穿梭、调度智能高效,打造智慧港口标杆。全面提升南宁国际铁路港、柳州铁路枢纽等国家物流枢纽及南宁东站、柳州站等大型客运枢纽智能化水平,深化应用AI技术,实现对客流、车流、货流的智能组织与精准调度。深入实施全区高速公路网智能化改造,规模部署AI事件自动检测系统及先进车路协同设施,提升实时感知预警与联动处置能力。将南宁“三网融合”“一码通乘”经验广泛推广至区内重点城市,升级城市级一体化出行服务平台,实现公共交通“一码通乘”全覆盖。以平陆运河等国家重大工程为牵引,构建AI赋能的江海联运智能管理体系,建立统一的多式联运数据交换标准,搭建“一单制”电子运单平台,打通多方式信息共享与业务协同通道。

深化场景应用,推动智慧交通运输效能跃升。应用场景化是人工智能发展的重中之重。以人工智能赋能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要积极推动AI技术与交通运输全链条、全场景深度融合,把人工智能应用于各种交通运输场景,提升交通运输综合效能。要积极运用人工智能技术提升交通运行效率,规模部署智能交通控制系统,实时优化信号配时与车道诱导;发展AI列车调度系统,实现运行图动态优化与运力精准调配;深化AI航班调度与停机位分配应用,构建机场运行协同模式,显著提升路网、轨道、航空通行效能。要积极运用人工智能技术提升交通安全水平,着力构建公路交通安全事件AI自动预警与快速处置机制;深化铁路基础设施和设备状态智能感知与预测性维护;拓展船舶智能导航与航行安全预警覆盖,强化对枢纽关键设备及航运通道的全天候智能监控与风险防控。要积极运用人工智能技术促进交通绿色转型,深化基于气象海况大数据的AI航线优化技术应用,有效降低船舶能耗与污染物排放;发展AI赋能的智慧物流体系,推广智能仓储,优化跨境多式联运路径规划与动态调整,打造集约高效、绿色低碳物流网络。要积极运用人工智能技术拓展前沿应用,拓展自动驾驶在港口、矿区、特定公路等封闭或半封闭场景的应用,创新发展需求响应式公交等新型服务模式,推动AI应用于交通运输各式场景。

坚持普惠共享,提升智慧交通服务民生水平。让智慧交通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是建设智慧交通的根本宗旨。推动人工智能赋能智慧交通发展,要紧扣民生需求,加快构建高效集约的智慧服务体系,纵深推进城乡服务均等化,精准加强特殊群体出行保障。打造广西特色“出行即服务”(MaaS)平台,整合公交、共享交通、停车充电等资源,提供“门到门”一站式智能规划与便捷支付服务;运用AI动态优化公交线网与实时调度,全力提升公共交通准点率与舒适性,不断提升服务品质。在加强中心城市智慧交通建设的同时,推动AI应用向县域、乡镇延伸覆盖。优化农村客运线网布局与智能班次调度,推广智能约车服务,破解偏远地区“出行难”;加强智慧物流技术下沉农村,畅通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双向渠道,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在公共交通站点、枢纽普及智能无障碍设施和服务终端,集成语音导航、预约服务、一键求助功能,保障老年人、残疾人便捷安全出行;开发推广“适老化”“无障碍”交通应用软件,优化其界面设计与操作流程,着力弥合“数字鸿沟”;建立特殊群体出行需求数据库,对就医、探亲等高频路线实施优先响应与精准服务。

(作者系南宁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