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工智能+出行 | 浪潮交通行业大模型助力高速公路“堵点”变“亮点”

hqy hqy 发表于2025-08-09 02:33:24 浏览7 评论0百度已收录

抢沙发发表评论

随着我国公路网持续扩容、机动车保有量突破4亿大关,高速公路作为经济动脉,正面临着拥堵治理、事故预警、应急响应等多重挑战。如何让“车多必堵”的传统困局转向“智慧畅行”的现代模式?浪潮智慧科技以交通行业大模型为引擎,交出了一份生动答卷——其在某高速公路的深度应用,实现了从“堵点”到“亮点”的跨越,为全国干线公路智慧化升级提供了可复制的“浪潮方案”。

从“被动应对”到“主动智控”:大模型重构高速运营逻辑

在某高速公路指挥调度中心,一块12米长的智慧大屏正实时跳动着路网数据:车流量、车速、事故热点、天气状况……以往需要人工轮巡、多部门协同处置的复杂场景,如今正被浪潮交通行业大模型“一键化解”。

“过去,一起交通事故从发现到处置可能需要半小时以上,其间极易引发二次拥堵。”该高速运营方技术负责人表示,“现在,大模型就像‘智慧大脑’,实现了异常事件的监测-预警-调度-管控-服务全流程智能化。”

异常事件处理全流程智能化监控

据介绍,浪潮交通大模型聚焦智慧高速运营指挥调度,打造了车道动态管控等核心智能体应用。当道路发生事故或突发状况时,前端摄像头通过AI分析自动识别异常,同步推送至监控中心;大模型基于事件等级、周边路网流量、天气条件等多维度数据,快速生成最优管控策略——例如,在二车道发生事故时,系统会自动向左侧变道区域发送提示,并根据上下游车流情况动态调整各路段限速值;同时,情报板同步发布管制信息,调度人员自动接收处置指令,无人机按预设路线起飞巡检,全程无需人工逐级上报。

数据见证改变:效率提升背后的“智慧密码”

这套“全链路智能”方案的效果立竿见影。数据显示,自应用浪潮交通行业大模型以来,该高速异常事件的平均处置时长从过去的60分钟缩短至30分钟内,事故率降低10%;更值得关注的是,日均通行量从4.5万辆提升至5.6万辆,相当于新增了一条单向车道的通行能力。

车道级管控策略自动发布

“大模型的价值不仅在于技术升级,更在于重构了人与路的交互方式。”浪潮智慧科技交通行业负责人表示,“通过‘数据+算法+场景’的深度融合,我们让每一公里路网都具备了‘感知-思考-决策’的能力,真正实现了从‘人管路’到‘数治路’的跨越。”

可复制的“浪潮方案”:为全国高速智慧化探路

当前,我国高速公路总里程已突破18万公里,智慧化升级需求迫切。某高速的实践证明,浪潮交通行业大模型不仅能解决局部拥堵问题,更能为干线公路的常态化智慧运营提供标准化模板。

在浪潮智慧科技看来,随着AI大模型与交通场景的深度融合,未来的高速公路或将实现“主动预判”“精准服务”与“全局协同”——通过历史数据与实时路况的交叉分析,提前疏导潜在拥堵;根据车辆类型、出行目的推送个性化路况信息;跨区域路网资源联动,形成“全国一盘棋”的智慧交通网络。

从“堵点”到“亮点”,浪潮交通行业大模型的应用,不仅是技术的突破,更是智慧出行时代的生动注脚。随着更多类似场景的落地,“人享其行、物畅其流”的智慧交通图景,正加速从蓝图变为现实。

(大众新闻记者 段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