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都知道,心脏就像身体里的一台永动机,无时无刻不在辛勤工作。正常情况下,成年人在安静状态时,心率应该保持在 60~100 次 /min,平均每分钟跳动 75 次左右。不过,这个数值可不是一成不变的。性别、年龄、情绪等多种因素都会对心率产生影响。就像年轻人总是充满活力,他们的心跳往往比老年人要快一些;女性的心率普遍比男性快;当我们运动起来,或者情绪激动的时候,比如在跑步、参加激烈比赛、遇到令人兴奋的事情时,心跳也会加快,而安静休息的时候,心跳则会相对平稳。

科学家们经过研究发现,在人的一生中,心脏大约会跳动 25 亿~30 亿次。这是一个庞大的数字,也说明了心脏的工作强度之大。如果心跳次数超出或者低于正常区间,都可能意味着身体出现了异常,需要我们提高警惕。
心跳过快可不是什么好事。当心率超过 100 次 /min 时,就属于心动过速了。想象一下,心脏像一个不知疲倦的运动员,突然开始疯狂加速奔跑,这会让身体出现各种不适症状。有的人会感到心慌、气短,就像胸口压了一块大石头,喘不过气来;还有的人会头晕目眩,仿佛整个世界都在旋转。而且,长期心动过速对冠状动脉的健康危害很大,就像一条原本畅通的道路,突然变得拥堵不堪,血液无法顺畅流动。严重的患者甚至可能会引发心梗、心肌缺血等危及生命的病症。

有一位张先生,平时工作压力大,经常熬夜加班。最近他总感觉心慌难受,心跳特别快。一开始,他以为只是工作太累,休息一下就好了。可是这种情况越来越频繁,有一次在上班的时候,他突然感到胸口剧痛,差点晕过去。同事们赶紧把他送到医院,检查后发现他的心跳过快,冠状动脉已经受到了损伤,出现了心肌缺血的症状。医生严肃地告诉他,这和他长期不规律的生活作息以及心跳过快有很大关系,如果不及时调整,以后还会有更大的危险。

心跳过慢同样也不安全。当心跳次数小于 60 次 /min 时,就属于心跳过慢的范畴。心跳过慢的人有时会突然感到眼前一黑,甚至昏迷。这是因为心跳过慢会导致心脏供血不足,身体各个器官得不到足够的氧气和营养物质,就像汽车没有了足够的汽油,无法正常行驶。如果心脏停搏,那后果更是不堪设想,随时都可能诱发猝死。一般来说,如果发现自己每分钟心跳低于 50 次,还伴随着疲劳、头晕乏力、眼前发黑甚至昏迷的症状,一定要及时去医院检查。

李大爷就是一位心跳过慢的患者。他平时总感觉浑身没力气,走几步路就气喘吁吁的。有一天,他在小区里散步,突然眼前一黑,晕倒在地。幸好被路过的邻居及时发现,送往医院。医生检查后发现,李大爷的心跳过慢,已经影响到了心脏的正常供血。经过治疗,李大爷的情况才有所好转。医生叮嘱他要定期复查,时刻关注自己的心率变化。

那么,心跳和寿命之间到底有没有联系呢?台湾卫生研究院名誉研究院温启邦带领团队进行了一项大规模的研究,他们分析了近 200 万份体检资料,试图找到心跳和寿命之间的关系。研究人员让参与体检的人平躺 5 分钟,然后测量他们的心率。经过大量的数据统计和分析,他们发现,人平躺后 5 分钟的心跳保持在每分钟 60 次左右,可能更为健康。

在研究过程中,温教授还校正了一些会引起心血管疾病发生的高风险因素,比如吸烟、高血压、高胆固醇等。结果发现,平躺 5 分钟后,不同心率区间的人群,寿命长度也有所不同。心跳大于 70 次 /min 的人群属于心跳过速,而且心跳每多跳动一次,平均寿命就可能减少 4 个月;心跳在 70~89 次 /min 的人,平均减寿 3 年 6 个月;心跳在 90~99 次 /min 的人,减寿 8 年;心跳大于 100 次 /min 的人,平均寿命缩短了 13 年。这个研究结果让很多人感到惊讶,原来心跳和寿命之间真的存在着某种联系。

不过,大家要注意,这项研究只是证实了心率慢和长寿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并不能肯定心率慢就一定会更加长寿。所以,我们也不要盲目追求慢心率,保持一个正常合理的心率范围才是最重要的。
既然心率和健康、寿命有这么密切的关系,那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养护心脏,保持一个健康的心率呢?其实,做好这两件事很重要。

坚持有氧运动就是一个很好的方法。散步、瑜伽、打太极等都属于常见的有氧运动。这些运动不仅能让我们的身体得到锻炼,还对降心率有很大帮助。就拿散步来说,每天饭后,去公园或者小区里散散步,呼吸着新鲜的空气,感受着微风拂面,心情也会变得愉悦起来。坚持一段时间后,你会发现自己的心率慢慢得到了改善。这是因为运动可以激发身体建立侧支循环,就像给堵塞的血管开辟了一条条新的小路,让血液能够更加顺畅地流动,从而降低心梗、心肌缺血等疾病发生的几率。

除了运动,健康饮食也是保护心脏的关键一环。在日常饮食中,有几种营养素对心脏健康非常有益,我们可以适当多摄入一些。
钾元素就是其中之一。钾元素是身体正常运行必不可少的一种矿物质,在 “护心” 元素中名列前茅。当钾元素进入体内后,它就像一个勤劳的清洁工,可以帮助身体排除多余的钠元素,稳定血压,减轻心脏的负担。而且,它还能抑制心肌的兴奋度,起到控制心率的作用。我们平时吃的香蕉、香菇、菠菜、海带等食物中,都富含钾元素。每天吃一根香蕉,或者在炒菜的时候多放点菠菜,既能享受美食,又能保护心脏,何乐而不为呢?

镁元素对心脏健康也至关重要。当我们体内缺乏镁元素时,身体就会出现各种异常表现,比如心跳过快、心律不齐,甚至还会出现心脏钙化的情况。而摄入充足的镁元素,可以有效缓解这些异常,还能辅助调节三高。谷类、豆类、坚果类、瘦肉以及芝麻等食物,都是镁元素的 “宝库”。早上喝一碗燕麦粥,下午吃一小把坚果,就能轻松补充镁元素。

ω-3 脂肪酸也是心脏的 “好朋友”。这是一种多不饱和脂肪酸,它进入体内后,可以预防全身炎症反应以及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哈佛大学曾经做过一项关于 ω-3 脂肪酸和心脏健康之间关联的调查,结果发现,每周保持摄入 2g 左右 ω-3 脂肪酸的人群,心源性猝死的发生率降低了 36%,死亡风险降低了 17%。深海鱼类是 ω-3 脂肪酸的丰富来源,像三文鱼、鳕鱼等。除了鱼类,核桃、亚麻籽以及紫苏籽榨成的油中,ω-3 脂肪酸的含量也很高。我们可以每周吃几次深海鱼,或者在烹饪时使用一些含有 ω-3 脂肪酸的油,为心脏健康加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