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湘都市报2月26日讯(文/视频 全媒体记者 高煜棋 通讯员 邓佳翼)
近日,湖南省医保局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基本医疗保障定点零售药店管理的通知》,要求互联网医院须按规定接入省医保电子处方中心,并进行电子处方流转,要求与患者或患者家属进行有效、充分的沟通问诊,严禁使用人工智能等自动生成处方。
在人工智能火热的当下,药店禁用AI生成的处方,引发了广泛关注和热议。2月26日,记者走访发现,不少市民表示,在药店用统筹支付购药只能凭纸质处方,购药带来不便。业内人士也指出,“一刀切”禁用AI处方,也将对药房等多个方面造成影响。
走访:AI开的处方不能买药了
“现在只能用纸质处方,您可以去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再来取药。”2月26日,长沙市岳麓区汽车西站附近的一家药房内,62岁的赵丝泉(化名)想用医保统筹购买自己吃了一年多的高血压药——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被告知因为没有纸质处方,无法用医保购买。
“以前都是可以的,出示身份证或病历本就行,药房可以在电脑上帮我开方,为什么现在行不通了?”赵丝泉只能前往社区卫生服务站,花6元钱挂号,开了处方。
“我爸签约了家庭医生,可以免费开方,以后只能经常来这里开处方。”市民邓晓刚陪父亲在开处方,坦言 “变得麻烦了”,父亲开了处方后坚持前往药店购药,“他习惯在药店买药,享受积分、兑礼物等。70多岁的人了,也不敢让他一个人跑来跑去,只能陪着来” 。
到医疗机构开处方的人翻倍
“没办法,现在规定是这样。”长沙市开福区湘雅路一家药店负责人表示,由于医保部门严禁使用AI处方,但网络开方缺乏识别的标准,一般只能认纸质的处方,且要有医生签名。
“有时效性要求,以前3天内的处方能开药,但是我们这里只能用当天开的处方。”长沙市岳麓区银盆岭一家药店工作人员表示。
对于禁用AI开具的处方带来的影响,相关业内人士表示,不仅是对患者、药店造成影响,也对基层医疗机构的工作带来挑战。
在长沙市岳麓区西湖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前来开处方买药的市民比往常多。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大约就是这个星期开始,因为药店需要纸质处方才能购药,所以一些慢病人群都来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处方,人数比之前增加不少。
这样的现象,记者在其他几家基层医疗机构得到了证实。
买药为什么需要处方?
买药为什么要先获取医生开具的处方?湖南省医保局专门发文进行了解释。
现行政策要求先获取医生处方才能买药报销,相较以往直接在药店获取代开处方买药的方式,显得烦琐不便,部分市民对相关规定表示质疑。
其实,一直以来,医保部门对医保定点零售药店有明确规定,买药报销必须凭处方。过去,参保人员误以为无需处方即可买药,实则是一些药店违规代开处方,这种行为掩盖了合规购药的真实要求,也带来了诸多潜在风险。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制定的《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办法(试行)》明确规定,处方药必须凭借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开具的处方才可购买。这一规定并非随意为之,而是保障用药安全、维护患者健康的现实要求。
医保局透露,在过往的实践中,曾出现部分药店利用代开处方的“便利”,未经诊断就违规为患者开具处方,甚至开具虚假处方,让患者通过出“小钱”,撬动医保基金进行报销,达到套取骗取医保基金的目的,因此需要加强监管。
呼声: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合理利用AI技术
针对湖南省禁用AI处方的决定,业内人士呼吁,应在保障患者用药安全的前提下,合理利用AI技术,提升医疗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湖南省某三甲医院的药学专家表示,建议相关部门加强对AI处方的监管,制定明确的使用标准和审核机制。随着技术不断进步和政策逐步完善,AI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前景依然广阔,如何平衡技术创新与患者安全,是医疗行业和监管部门当下共同面对的问题。
记者了解到,针对“处方购药”这个问题,目前相关部门也正在探索更柔软、更便民的政策。本报将持续跟进。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