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春节,中国人工智能大模型DeepSeek在全球引发轰动。DeepSeek的崛起也让相关领域的人才在这个春招季炙手可热。
有企业开出百万年薪
据南方日报报道,在2月的深圳市南山区新春大型招聘活动中,人工智能行业展位人流如织,如鹏城实验室、优必选、肯綮科技等展位前,求职者排起长龙。有企业招聘“DeepSeek高级专员”岗位,更有企业抛出百万年薪招募AI相关岗位人才。
通过观察招聘要求发现,企业对高端人才需求上涨,尤其是博士、硕士上涨显著,且专业细分更精准。据悉,现场共招聘194个博士岗位,平均月薪高达35000元,主要集中在算法研究、技术研发等高端岗位。
AIGC软件A股上市公司万兴科技释放100+高端岗位,以百万年薪向高端精英人才发出召集令,寻找可共创未来的产品、技术、营销、设计人才,其中产研专家年薪为35-100W,营销与设计专家年薪为30-80W。
急缺,高薪
人工智能算法工程师需求增多
据招聘平台数据,2025年春招首周全国人工智能行业求职人数同比增速 33.4%,位居行业第一;人工智能工程师以69.6%的求职增速位居职业榜首。广东作为人工智能发展大省,自然成为“求职胜地”。
近年来,广东在人工智能人才需求一直在上升。据招聘平台数据显示,近一年(2024年2月-2025年1月),粤港澳大湾区的AI技术人才需求占比超过22%。
根据南都大数据研究院梳理多个招聘平台的相关数据发现,从省内来看,深圳在人工智能人才需求量占全省第一,比例超过35%;岗位薪酬也是省内最高,深圳一企业人工智能研发中心以月薪百万招聘NLP算法工程师相当显眼。
广州人工智能岗位的招聘薪酬,以1万-2万元月薪占比近30%,而左右两侧区间岗位薪酬占比较为均衡,均在35%上下。其中,广州人工智能招聘市场在万元内的薪酬岗位包括AI训练师、AI设计专员、AI视觉产品测试工程师等,经验要求基本在1-3年,部分岗位对本科应届生开放,能够鼓励更多初级人才进入这一行业。
东南西北中,发展到广东。黄坤明书记在新春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上透露,今年,广东将以“粤聚英才、粤见未来”为主题,实施“百万英才汇南粤行动计划”,拿出具有竞争力的薪酬和岗位,吸纳100万高校毕业生来粤就业创业。
广东每年培养2万AI人才
各方发力产学适配
据了解,在广东,一场全链条的人才适配之路正在展开。2021年,广东获批成立人工智能专业的高校数量和全国占比双达峰。截至2024年,广东每年培养人工智能人才近2万人。
广东教育领域持续发力人工智能+,培养复合人才。2024年11月,广东省教育厅发布了《广东省本科高校人工智能人才培养实施方案》,旨在构建人工智能基础理论和研发人才、“人工智能+X”复合应用人才并重的培养体系。中山大学人工智能学院努力打造 “智海”(人工智能 + 深海)、“智数”(人工智能 + 大数据)两大办学方向,坚持学科交叉的教学思路;暨南大学深化人工智能与信息处理、物联网、工业工程、机器人、生物医学等学科专业融合,将培养复合型创新型人才提在最前列。
此外,广东发挥人工智能企业众多的优势,在产学合作方面发挥作用。广东工业大学与华为签署《鲲鹏昇腾原生人才促进计划合作协议》,成为华为该计划全国首家签约合作高校;广东理工学院与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签定人工智能人才培养项目,重实践、强应用。在就业数据上,中山大学人工智能学院披露该院首届硕士毕业生就业率达100%,93%的毕业生从事对口的信息技术服务业。
AI跨界发展
增加人才需求的多样性
据中青报此前报道,在暨南大学数字创新与公共传播研究中心研究员赵罗希看来,新技术不仅改变了传统行业格局,更为创新思维提供了广阔的舞台,职业多样性的增加更是有目共睹。
“人工智能训练师、大数据工程技术人员等新职业都得到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认可,这为求职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发展方向。”
不过,近年来,新技术尤其是AI的发展,“对就业机会创造更多还是替代更多”的话题也被广泛讨论。
赵罗希认为,新技术在带来机遇的同时也伴随着挑战,如对部分传统行业的就业挤压等,“这需要个体上更积极的学习心态、社会上更科学的终身学习体系、制度上更完善的就业和保障体系,但只要我们秉持积极心态,采取积极措施,这些问题都是可以解决的”。
南粤春潮涌,奋斗正当时
广东以热土为笺、以机遇为墨
欢迎广大优秀毕业生和青年
到广东就业发展
共绘人生新篇
来源: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报客户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孟佩佩)、南方日报、南都大数据研究院、央视财经
原标题:《DeepSeek带火这个岗!急缺,高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