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人工智能时代已经到来
6月29日上午,在天津举行的首届世界智能大会上,百度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彦宏表示,人工智能时代已经到来了,未来30、50年,人工智能可能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
在他看来,PC时代,人们是用鼠标和键盘和计算机交互;智能时代,人们用触摸屏和计算机交互;人工智能时代,人们可能要用语音和图像和计算机交互。
李彦宏认为,中国在人工智能发展方面有优势,中国有很大的市场,很多人才,人工智能方面的论文很多都是中国人写的,“我们似乎天生适合干这个。更重要的是,人工智能需要巨量数据,我们有这么大的市场,我们不领先就说不过去了。”李彦宏说。
李彦宏提醒道,人工智能时代的思考方式和互联网时代是很不一样的。“手机会长期存在,但是移动互联网的机会已经不多了,需要把思维方式从‘think mobile ’转换到‘think AI’上”。李彦宏表示。
❷
15.7万亿美元!这是AI对全球经济的意义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有研究机构也开始评估其经济价值。
周三,普华永道发布报告称,到2030年,人工智能对世界经济的贡献将达到15.7万亿美元,超过目前中国和印度GDP的总和。从地域分布来看,中国和北美有望成为人工智能的最大受益者,总获益相当于10.7万亿美元,占据全球增长比例的近70%。
同一天,埃森哲在研究报告中指出,通过转变工作方式以及开拓新的价值和增长源,到2035年,人工智能有望推动中国经济年增长率从6.3%提升至7.9%。埃森哲认为,作为全新的生产要素,人工智能有望将2035年中国经济总增加值提升7.111万亿美元。得益于人工智能帮助员工更有效地利用时间,到2035年,人工智能有望推动中国劳动生产率提高27%。
普华永道认为,企业将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生产自动化、增加劳动力。最终,生产力提升对全球经济的贡献将达到6.6万亿美元。而在消费端,随着消费者增加对定制化、高品质产品的购买,将为全球经济贡献9.1万亿美元的增长。
从行业来看,受益人工智能最大的3个产业是零售业、金融服务业和生物医疗业。但在不同地区,人工智能对经济增长的推动效应并不相同,普华永道的报告指出:
人工智能有望为亚洲国家带来10.4%的GDP增长,为北欧带来9.9%的GDP增长(1.8万亿美元),为南欧带来11.5%的GDP成长(7000亿美元)。
而在发展中国家聚集的拉丁美洲和非洲,由于人工智能科技应用较不普及,因此,带来的经济增长效应较为温和,低于GDP的6%。
❸
新一代人工智能已部署完成,近日将公布
在29日世界智能大会开幕式上,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透露,最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已编制完成,该规划对至2030年的中国人工智能产业进行系统部署,包括与此相关的人工智能重大科技项目。
规划将于近日向全社会公布。
万钢指出,该规划将重点推进四项工作:
第一,加强人工智能能力建设。包括持续夯实我国人工智能的基础,实施新一代人工智能核心项目,突破人工智能基础前沿领域的技术,力争取得更多的早期收获。此外,还将加快人工智能人才聚集及人才储备,布局建设高水平的人工智能创新基地,促进协同创新及开源开放。
第二,加快人工智能的成果向应用转化。包括加快智能化基础设施建设和人工智能产业领域的深度融合,培育具有人工智能引领作用的核心关键技术,通过开源众智平台推动大众创业。
第三,强化政策储备,注重风险防范。对人工智能进行长期监测,重视其带来的社会伦理、就业结构、个人隐私、国家安全等方面的挑战,通过完善政策法规以确保人工智能走上安全可控的发展轨道。
第四,加强国际合作,实现人工智能全球发展的统筹协调。将加快国内人工智能企业与国家人工智能领先机构的紧密合作,鼓励国外人工智能企业在国内建立研究开发中心,围绕“一带一路”推动人工智能的国际研究基地、研发中心、人员培训项目。此外还将加强人工智能国际问题及相关标准规范的研究。(据媒体资料)
亚洲浪潮,博鳌视野
“立足亚洲,面向世界” 传递论坛最新动态,促进亚洲深度合作
全球重要对话的传达者,亚洲共同发展的瞭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