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是一种辅助人类决策的智能工具,在工程、医疗、电商和金融等领域已经得到广泛应用。人工智能的可解释性直接影响到人工智能系统实际应用的可行性,在医疗、金融、信息安全等高风险领域的要求尤其强烈。为了提高人工智能的可解释性,提高用户对决策结果的信任度,现有研究已将人工智能与推理和决策方法相结合。
在数据爆炸的信息时代,影响人工智能实际应用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海量历史数据的不确定性,包括数据不完整、数据表述模糊、数据可靠性不明确。证据推理是一种处理不确定数据的理论工具,是对不确定信息进行智能推理和数据融合的典型方法。基于证据推理的智能推理和决策方法的研究和应用得到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然而,在大数据背景下,决策问题通常很复杂。例如,医疗辅助诊断中有大量不确定的数据信息,诊断结果要获得医生信任势必对推理过程的可解释性要求很高。在大数据时代,如何探索数据驱动的智能推理和决策方法及应用需要进一步研究。
特刊简介 ▉
Introduction to the Special Issue
本期专刊旨在征集关于智能推理和决策方法及其应用的最新理论和应用创新的原创性研究成果,以增强不同领域的可解释性人工智能。欢迎有助于探索海量数据规律、提高人工智能可解释性、以及提高实际应用中推理和决策效率的智能推理和决策方法的原始创新和应用研究成果。潜在的主题包括:
数据驱动的可解释人工智能中的多准则决策技术
数据驱动的可解释人工智能中的群决策技术
数据驱动的可解释人工智能中的大规模群决策技术
Dempster-Shafer理论及其扩展技术在数据驱动的可解释人工智能的应用
数据驱动的可解释人工智能中的证据推理方法及其扩展
数据驱动的可解释人工智能中的信念规则库推理技术
不确定条件下数据驱动的可解释人工智能
数据驱动的可解释人工智能中的模糊决策技术
数据驱动的可解释人工智能在工程中的创新与应用
数据驱动的可解释人工智能在管理中的创新与应用。
数据驱动的可解释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创新与应用
数据驱动的可解释人工智能在计算机科学中的创新与应用
投稿截止日期:2024年9月1日
论文投稿和评审注意事项:
稿件必须通过IASC期刊的在线投稿系统提交:https://ijs.tspsubmission.com/homepage
有关论文格式,请参阅期刊网站上的作者须知。请作者使用Microsoft Word 格式模板来准备论文。编辑部将对论文格式进行审查,以确保其符合构图和排版要求。如果论文没有通过格式审查,将立即被拒绝。编辑部将安排专家对论文质量和专刊主题匹配性进行评估。没有通过专刊征稿范围和原创性评审环节的论文将被拒稿。此外,所有论文需要支付版面费,作者须在投稿信中表明愿意支付该费用。
扫码进入投稿通道
了解更多特刊英文资讯
客座编辑简介 ▉
Introduction to Guest Editor

廖虎昌
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四川大学
PROFILE
廖虎昌,四川大学研究员、博导。全球高被引科学家,中国高被引学者,斯坦福大学全球前2%科学家,英国工程技术学会等5个学会会士,四川省特聘专家,澳大利亚奋进研究学者。长期致力于数智融合的智能决策和运营管理方向的研究,探索了认知复杂信息表达方式和融合方法及智能决策方法论,并应用于医疗管理、工程管理、电商运营等领域。以第一/通讯作者在行业知名期刊发表SSCI/SCI论文200余篇,其中,ABS 3/4星50余篇,中科院一区100余篇,包括决策分析领域顶刊DA 1篇,EJOR 3篇,Omega 10篇,IEEE Transactions长文20余篇。出版专著4部。论著被引16000余次,H指数70;成果得到《Operations Research》等期刊论文正面引用。主持国家级项目4项。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等部省级奖项5项。担任国际期刊IJITDM领域编辑、IEEE TFS、INFFUS、ASOC、EAAI、TEDE、IJSPM、IJFS、JIFS、IASC等10本SSCI/SCI期刊副编辑或编委以及《控制与决策》(英文版)副编辑,在Omega等期刊组织专刊10余次。

徐晓滨
教授/博士生导师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PROFILE
徐晓滨,男,博士(后),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自动化学会智能推理与决策专业委员会委员、技术过程故障诊断与安全性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航空学会信息融合分会委员。主要从事工业/工程系统状态监测、安全评估、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智慧医疗专家辅助决策、信息融合与专家系统等方面的理论与应用研究。主持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项目、NSFC-浙江省两化融合联合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重点研发计划、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公益技术应用研究、中国博士后基金等项目。在InformationScience、IEEE Trans. Instrumentation and Measurement、Control Engineer Practice、Knowledge-baed systems、自动化学报等期刊发表论文7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30余项,出版学术专著4部。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浙江省教学成果一等1项,上海市技进步奖三等奖1项。

姜江
教授/博士生导师
国防科技大学
PROFILE
姜江,国防科技大学教授,博导。美国哈佛大学访问学者,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理事,中国自动化学会智能推理与决策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中国复杂网络与复杂系统专业委员会委员,湖南省系统工程与管理学会副秘书长、理事。主要从事管理科学与工程、复杂系统与体系工程、系统决策与评估等方向的教学科研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部级各类项目30余项,出版专著、教材4部,在Knowledge-Based Systems,IEEE Systems Journal,OMEGA,IEEE Transactions on Systems, Man, and Cybernetics: Systems,Expert Systems with Applications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获省部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

孔桂兰
副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北京大学
PROFILE
孔桂兰,博士,北京大学副研究员、博导,中国医院协会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管理专委会常务委员,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智慧医养分会副主任委员。长期以来致力于人工智能和决策科学与医学的交叉研究,主要研究方向为智能医学决策,具体包括临床决策支持系统,医学大数据挖掘,学习型健康医疗系统,医疗质量综合评估等。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纵向研究项目多项,并作为子任务负责人参与科技部科技创新2030-“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项目。在IEEE Transactions on Systems, Man and Cybernetics: Systems、Knowledge-based systems、Expert Systems、Journal of Biomedical Informatic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edical Informatics 、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情报学报等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曾获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等奖各一次。欧盟“地平线2020”计划下国际数字健康项目IDIH专家组中方专家。研究成果已经在急诊、创伤、重症监护、以及慢性肾脏病领域得到应用。


IASC期刊简介





扫码关注更多资讯
主编
Dr. Yingtao Jiang
IASC-Intelligent Automation & Soft Computing是一本由美国Tech Science Press出版社发行的一本关注人工智能领域研究前沿的国际英文期刊。本刊发表有关控制、计算机、网络安全、视觉、大数据、和深度学习等方面的研究性论文、综述性文章、简报、会议论文。目前被SCI, Scopus, EI Compendex等一些世界主要引文数据库收录。
官方邮箱:iasc@techscience.com
期刊链接:https://www.techscience.com/journal/iasc
版权声明本文由Tech Science Press 南京办公室负责编译。中文内容仅供参考,一切内容以英文原版为准。如需转载,请回复“转载”联系小编。点击阅读原文进入TSP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