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电化教育研究”公众号
戚 佳1, 徐艳茹1, 刘继安1, 薛 凯2
(1.中国科学院大学 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 北京 100049;
2.中国科学院大学 资源与环境学院, 北京 100049)
[摘 要] 生成式人工智能(Generativ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GenAI)工具为教育数字化转型赋能人才培养带来了新动力。研究对1781位高校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探究使用GenAI工具情况对其批判性思维与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发现:(1)使用GenAI工具的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自主学习能力显著高于未使用此类工具的学生;(2)坚持使用GenAI工具的学生在批判性思维和自主学习能力的表现上比未坚持使用的学生更为优异;(3)相比于本科生和普通高校的学生,研究生和就读于“双一流”高校的学生使用GenAI工具提升其批判性思维与自主学习能力的效果更为明显;(4)目前学生大多使用GenAI工具提问封闭型问题,需要进一步分析此类工具为学生提供个性化辅助的边界。
[关键词] 高等教育;人才培养;高校学生;生成式人工智能;批判性思维;自主学习能力
[作者简介] 戚佳(1999—),女,重庆人。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高等教育数字化、高等教育管理研究。E-mail:b201711030508@163.com。刘继安为通信作者,E-mail:jian.liu@ucas.ac.cn。本文发表于《电化教育研究》2024年第12期,转载请与电化教育研究杂志社编辑部联系(官方邮箱:dhjyyj@163.com)。
引用请注明参考文献:戚佳,徐艳茹,刘继安,薛 凯. 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使用对高校学生批判性思维与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J]. 电化教育研究,2024,45(12):67-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