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文帝霸陵挖掘出2000多年前神奇动物
2023年10月23日至25日,第四届中国考古学大会在陕西省西安市召开。出于对举办地点的尊重,考古学家分享了对位于陕西西安市灞桥区白鹿原的汉代帝王陵的考古新收获。
既然是我会讲的新闻,那肯定是跟动物有关的。截至目前,考古工作者们在汉文帝霸陵发掘出了23座动物殉葬坑,其中包含了40多种动物,经初步形态对比、数据测量和部分兽类古DNA鉴定,其中有丹顶鹤、绿孔雀、马来貘、褐马鸡、陆龟、金丝猴、虎、鬣羚、印度野牛、牦牛、羚牛等等。
这些都是我国有分布的物种,相信大家都是看到名字都能想象到它们的长相,但殉葬坑中有一种动物你可能会有点陌生——马来貘,它确实也曾分布在我国,虽然现在已经在我国灭绝了。


马来貘大部分人也是认识的,毕竟各大动物园都有,它们是一种相当混搭的物种:体型矮胖看起像像一只大猪;鼻子很像缩小版的象鼻;不理鼻子光看脸的话,感觉又有点像犀牛;尾巴又像牛似的。
马来貘在古代被人们称为“食梦兽”,这可能是因为它们总是在夜间活动,而灵敏的听觉和嗅觉让它们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也能行动自如,就显得很厉害的样子,好像似乎是在狩猎“噩梦”。另外,它们在我国古代也常被当成镇墓兽。

今天咱们就来稍微聊聊这个物种吧。
长得奇奇怪怪的马来貘
马来貘是奇蹄目貘科貘属的动物,它们这个属里只有4 种貘,而马来貘又是旧大陆貘中唯一现存的物种,也是最大的貘品种,它们的成年最大个体体长可有2.5米,体重达到了320公斤!这确实是个大家伙,但跟体型相反的是,它们的胆子很小,时刻都在尝试躲避人类的干扰。因此,马来貘在野外很难见到。

马来貘太容易识别了,它的身上主要是黑白两色,而且颜色分布得相当明显:它们全身都是黑色的,但是从肩膀延伸到后躯的部分都是白色的,这样的颜色是为了迷惑天敌。黑白的颜色作为基底色会扭曲自身的轮廓,使其难以被识别,这是有科学依据的,目前很多军事设备都在采用黑白色的迷彩了。

马来貘又一个长而灵活的长鼻,这个鼻子是具有一定的抓握功能的,虽然没有大象那么灵活,但是拉树枝、捡水果啥的还是能做到的;它们栖息在水边,有时候会进入水中,鼻子露出水面呼吸;另外长鼻也另它们的嗅觉非常灵敏,看它们的小眼睛你就知道其视力好不到哪里去,因此嗅觉很重要。
马来貘的颅骨有矢状嵴,这是一块从头部中间往厚延伸的凸出骨头,作用为了让肌肉附着,以此来支持它们的长鼻。同时它们位置异常的眼眶、升高的额骨以及缩回的鼻切口,也都是为了让长鼻更方便使用。

看来长鼻对马来貘是很重要的,不过它们跟大象其实关系非常远,其长鼻是是趋同进化的结果。所谓的趋同进化的意思是两种动物因为生活方式很像,于是它们就进化出了相同或类似的结构。
关于马来貘
马来貘分布在东南亚地区,但是它们的自然分布范围相当的分散,从从缅甸南部到泰国西南部、马来西亚,以及从马来半岛到苏门答腊岛都有分布。它们会选择的栖息地很多,低地和山地森林、山地云林、高山灌木丛和草地都可以,但是有一个前提,必须有稳定的水源和一定密度的森林。

科学界认为马来貘是夜行动物,但似乎也有研究者发现有些未受到人类打扰的原始森林中的马来貘在黄昏时分就会开始活跃行动。它们虽然看起来很笨蛋,但其实是非常敏捷的动物,趾头分明的小蹄子能轻松越过陡峭的地形;它们的游泳能力更是高超,能在水中闭气达90秒。
马来貘是吃素的动物,但吃素其实还有很多细分的,像是什么草食性、果食性、叶食性和木食性等等。马来貘就没那么细致了,树叶、芽、生长的树枝、树皮、草本植物、低矮的肉质植物、灌木、水果、石藓、草、块茎以及水生植物,它们都吃!难怪吃素也能长得胖乎乎的。
马来貘是一夫一妻制的交配系统,它们在每年5月-6月的繁殖季节只会跟一个配偶交配。经过了390-410年的孕期后,雌性会产下1-2只幼崽。小马来貘虽然也是黑白配色,但是黑白色的斑纹分布更像是小野猪的感觉。

小马来貘刚出生的时候会挣扎1-2个小时才能站起来,期间母亲不会去干涉,等小马来貘出生后的2-5小时内才开始哺乳;两周后,小马来貘就会开始吃一些固体食物;三周大的时候,小马来貘就能熟练的掌握游泳了6-8个月后,小马来貘才会完全断奶;1岁后,它们就会离开母亲独自生活;3岁后,它们就达到了性成熟,开始为种群繁衍努力。
面临的威胁
马来貘目前的数量已经非常少了,根据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的数据,全球的野生马来貘可能不足3000只。其中苏门答腊岛成年个体不足400只;泰国和缅甸的成年个体不足250只;马来西亚最多,但也就1300-1700只左右。
这样可怜的数量,使得它们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收录,列为了列为濒危物种(EN),且它们的数量还在持续减少。
马来貘濒危的原因跟农业发展、放牧和伐木等各种人类活动有关,这些活动令它们的栖息地大量减少;另一方面,分布在东南亚这样相对贫穷的区域,于是有些人对马来貘的肉是有需求的,它们的皮肤也会被当成绳和鞭子的材料,因此它们会遭到偷猎。它们也经常被误捕,因为跟野猪的栖息地重叠,生活习性也有相似之处;据说水力发电项目经常在马来貘的栖息地造成洪水,这也影响了它们的生活。

这些因素不是挨个出现的,而是同时发生,这就导致了马来貘的出生率极低,分布也变得相当分散,然后散步的群体更容易受到危害,恶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