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产教深度融合,拓展AI+实践能力培养新路径 | 人工智能赋能高等教育

hqy hqy 发表于2025-03-03 10:06:33 浏览50 评论0百度未收录

抢沙发发表评论

转载请注明上海市教委政务微信“上海教育”

建设教育强国,龙头是高等教育。近年来,上海积极推进人工智能对高等教育赋能重塑,涌现诸多特色亮点。“上海教育”政务新媒体推出“人工智能赋能高等教育”专栏,聚焦各高校深入推进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改革,推出人工智能通识课、通识教材、人工智能+专业教育的应用场景典型案例等生动实践,展现上海高校为加快教育高质量发展、建成教育强国提供有力支撑的担当作为。今天,小育带你走进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了解学校的经验做法。

面对数字经济时代对“财经+科技”交叉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新需求,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坚守“学验并重”办学特色,坚持“开门办学”,以智能财务与会计大数据现代产业学院为依托,围绕学生ai+实践能力培养,精准对接产业需求,统筹聚合多方资源,加快数智赋能,强化学科交叉,着力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输送高素质应用型财务人才。

以微知著,

校企共建“人工智能审计”微专业

学校与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数智行业龙头企业共建“人工智能审计”微专业,探索“数智+”应用型财经人才培养新模式。微专业聚焦行业新业态、新模式应用等前沿内容,设置“人工智能在审计中的应用”“商业模式变革与审计实务”“审计行业前沿动态”“数智审计项目实践”四大模块,面向大二和大三学生开设,共12个学分,旨在培养学生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同时,提升学生的跨界思维、市场洞察与判断力、人机协同意识与能力等。

微专业授课采取“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方式。邀请头部会计师事务所合伙人以及数智行业高管专家进校为学生授课;教师带领学生深入产业一线,前往相关企业,开展“移动课堂”沉浸式教学,帮助学生深化对大数据技术在企业业务能力搭建中应用的理解,探索大数据时代财务转型新路径。

“人工智能审计”校企合作微专业开班仪式

在立信会计师事务所开展“移动课堂”沉浸式教学

以点带面,

校企共办“ai+审计技术”训练营

2024年,学校与一批行业龙头企业合作,连续举办3期“智能化审计技术训练营”,30多名老师和500多名学生全程参与。

训练营聚焦财会审职业领域典型数字机器人工作场景,引入企业真实数据与仿真环境,基于智能化数字技术应用开发基本方法,运用华为weautomate数字机器人和立信“小杏仁”审计大模型工具,通过任务场景认知、业务需求梳理、自动化需求分析、数字机器人设计与开发以及在模拟仿真环境中应用与改进等全过程实践,让师生熟悉并掌握数字机器人的基本工作原理与应用开发方法,掌握将智能化数字技术与财会审专业知识能力实现融通的基本思路,全面提升应用智能化数字技术开展审计项目实践的能力。

“ai+审计技术”训练营

以用为本,

校企共研“ai+”实验教学系统

学校坚持“实务系统教学化”,积极引进行业企业真实的新质生产力平台与企业真实数据,校企共研自适应实验教学系统、场景化实验教学项目,为学生提供个性化仿真实验环境,夯实财务数智化能力。

立信财务云仿真实训系统

以赛促学,

校企共创“ai+”场景化新成果

基于长期校企合作的积累,学校孵化出一批具有鲜明立信特征,体现“ai+”应用的专创融合学生实践创新成果。在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中,《问心——审计大语言模型与审计报告自动生成先行者》《妙镜——以数字分身赋能映像还原的虚拟美妆交互空间》分获上海市赛金奖、全国赛铜奖。

“问心”项目通过构建知识图谱、运用数据知识实现了对传统审计方式的革新,团队基于审计领域专家知识,构建审计专家系统,有效减轻了审计师的工作负担,降低了审计成本。“妙镜”项目则聚焦于虚拟美妆领域,通过生成式ai的赋能迭代,成功实现了对图像的智能分析与处理,使ai能够理解和重现不同化妆品的色彩和纹理,形成了独特的“中式审美”。

“妙镜”项目负责人王馨艺同学表示:“人工智能时代已经来临,作为学生,我们很清楚掌握ai技能与应用的重要性。因此,我参与了人工智能审计微专业和‘ai+审计技术’训练营,这也成为我ai研究的起点。正是由于各类实践课程、校企合作项目给我留下了深刻的ai印记,才为我参加此次大赛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素材由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提供

编辑:季昕

“在看”和“点赞”点这里哦

↓↓

上观号作者:上海教育

特别声明:本文经上观新闻客户端的“上观号”入驻单位授权发布,仅代表该入驻单位观点,“上观新闻”仅为信息发布平台,如您认为发布内容侵犯您的相关权益,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