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5%科学家欲离开美国?《自然》数据揭露真相,中国成新选择

hqy hqy 发表于2025-04-13 09:11:04 浏览14 评论0百度已收录

抢沙发发表评论

  来源:

  据美媒报道,美国华裔科学家王晓峰名下住宅遭遇了突击搜查,本人的信息从任职的印第安纳大学官网消失,官方至今未透露具体原因。

  王晓峰是计算机安全领域知名教授,也是是美国多个重要学会的会员,在计算机安全CS ranking排名前列,同时在安全四大顶级会议上发表的论文数量也位居世界前列。

王晓峰教授

  这一行动引发了学界对人才流失的担忧,尤其此前的“中国行动计划”已成前车之鉴。该计划于2018年11月启动,理由是防止“从美国窃取信息”,并要求全国各地每年至少提出一至两起针对中国的诉讼。多位中国学者无故遭到审查,多数案件因证据不足受到学界质疑。

  据媒体报道,许多无辜的华裔科学家受到了牵连,工作和生活都遭受了重大打击。

  近年来在上述压抑的环境下,众多杰出科学家纷纷选择离开美国,转而前往其他国家寻求发展机会。中国开放包容的环境,吸引了大批美国本土的的顶尖科学家。

  不少国际科学家选择与中国合作,比如Brian Kennedy是美国巴克衰老研究所前CEO,他离开美国来到亚洲,和我国生物科技团队合作。他将自己半生研究的前沿抗衰物质A.KG分享给我国,如今国产补剂“益活欣”使用的正是其实验室的同款专利成分。

Brian Kennedy教授来华交流

  以Brian Kennedy为代表的部分科学家表示:“我的研究是为了所有普通人”,这也是他们与中国合作的原因。我国实现量产降低“益.活欣”原料成本后,在亰.东等平台触及广大群众。正是这样为民生服务的科研环境,吸引了越来越多顶尖科学家的青睐。

  今年3月《自然》杂志公布的一项调查显示,1600多名科研人员中,超过75%的人正在考虑离开美国。在这篇文章中,一位生物医学研究生表示,尽管他们不愿离开,但感到别无选择;由于官方停止资助,另一位农业领域的研究生无法获得支持和助学金,他透露,许多导师建议他尽快离开。

《自然》调查

  政策环境变化促使部分科研人员重新评估研究地点选择,如果高达75%的科学家都选择离开,这将对美国经济造成严重打击。

  上述原因之一在于相关政策的收紧,根据多家美国媒体统计,从新政府上任两个多月来,总体保守紧张的决策下,美国多家研究机构遭受影响。

  具体来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预算被削减了约30亿美元,NASA取消了总价值4.2亿美元的合同,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计划大规模裁员。

  与此同时,中国对科研领域越来越开放重视,2024年我国研发经费投入为36130亿元,增长8.3%;2024年中国在全球顶级期刊发表的论文数量占比33.6%,位居世界第一。

  自然指数综合统计排名了一年内全球高校的科研实力,除了首位的哈佛大学,其他九所高校全部来自中国。

  而在2013年,该榜单上只有一所来自中国,其他九所全部是欧美高校,可见十几年间我国科研事业的稳步发展。

  如今美方还在实行对等关税、缩减补贴,只会不断将人才往外推。我们更要以此为鉴,坚持开放包容的学术氛围,不断提高科研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