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强化对药品网络销售风险的早期精准识别 鼓励平台运用人工智能算法等建立高风险产品动态识别处置机制

AI

上海:强化对药品网络销售风险的早期精准识别 鼓励平台运用人工智能算法等建立高风险产品动态识别处置机制

hqy hqy 发表于2025-07-17 浏览4 评论0

转自:财联社

【上海:强化对药品网络销售风险的早期精准识别 鼓励平台运用人工智能算法等建立高风险产品动态识别处置机制】财联社7月14日电,上海市药品监督管理局印发《关于加强药品网络销售监督管理的行动计划(2025-2027年)》,其中指出,加强网络风险预警。完善网络监测与网络抽检机制,强化对药品网络销售风险的早期精准识别,推动监管模式由事后处置向事前预防转变。依托本市药品涉网流通监管系统,智能监测、分析、预测本市药品网络销售风险,督促平台及时防控风险并依法依归处置。鼓励平台运用人工智能算法等建立高风险产品动态识别处置机制,以高效管理实现规范发展。

极光携GPTBots平台亮相第二届石油石化行业人工智能技术交流大会

AI

极光携GPTBots平台亮相第二届石油石化行业人工智能技术交流大会

hqy hqy 发表于2025-07-17 浏览3 评论0

  (转自:极光JIGUANG)

  近日,中国领先的客户互动和营销科技服务商,极光(Aurora Mobile,纳斯达克股票代码:JG)旗下AI Agent构建平台GPTBots.ai(以下简称:GPTBots),在西安成功参展“第二届石油石化行业人工智能技术交流大会”。此次亮相,GPTBots展示了其在AI Agent方面的领先能力,并与石油石化行业专家、企业代表深入交流,共同探讨AI技术在油气勘探开发、生产运营等核心业务场景的落地路径。

"智管优配"数字编办平台上线 人工智能助力机构编制管理创新

AI

"智管优配"数字编办平台上线 人工智能助力机构编制管理创新

hqy hqy 发表于2025-07-17 浏览3 评论0

  数据监管,无感评估,及时掌握部门及县乡真实履职情况;精准画像,推动人员编制管理重心从“管数量”向“管结构”转变;智能研判,构建与人口变化相适应的编制精准调配机制,推动编制资源科学配置……当AI应用逐步融入市民的日常生活,我市机构编制管理也已成功搭上技术发展的“顺风车”,逐步从原先的经验施策向现在的数据驱动转变。经过2年的开发建设,“智管优配”数字编办平台于昨天正式上线,机构编制AI大模型同步运行。

国内首个人工智能气象平台在沪启用 中国联通算力底座赋能精准气象服务

AI

国内首个人工智能气象平台在沪启用 中国联通算力底座赋能精准气象服务

hqy hqy 发表于2025-07-17 浏览4 评论0

近日,由中国联通上海市分公司联合上海市气象局打造的国内首个人工智能气象MaaS平台(模型即服务)投入运行。该平台提供“一站式”服务,深度融合算力网络基础设施,整合权威气象数据与大模型资源,显著降低“人工智能+气象”应用门槛,驱动跨行业创新,其高效运转依托中国联通

狮腾控股(02562.HK)与中国邮政香港联手扩张连接中国与东南亚的人工智能驱动数码商贸平台与贸易生态系统

AI

狮腾控股(02562.HK)与中国邮政香港联手扩张连接中国与东南亚的人工智能驱动数码商贸平台与贸易生态系统

hqy hqy 发表于2025-07-17 浏览3 评论0

格隆汇7月17日丨狮腾控股(02562.HK)发布公告,公司旗下全资东南亚领先的人工智能(AI)数码商贸平台Synagie Pte. Ltd.(“Synagie”),今天宣布与中国邮政香港有限公司(“中国邮政香港”)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双方将共同打造一个一体化人工智能驱动数码商贸平台与贸易生态系统,为进入东南亚市场的中国品牌提供自动化无缝解决方案。

国内首个人工智能气象 MaaS 平台在上海正式启用

AI

国内首个人工智能气象 MaaS 平台在上海正式启用

hqy hqy 发表于2025-07-17 浏览4 评论0

中国经济报导:国内首个人工智能气象 MaaS 平台(模型即服务)于 2025 年 7 月 16 日在上海正式启用,该平台由中国联通上海市分公司联合上海市气象局打造,依托中国联通上海临港智算中心构建的算力底座,实现了气象预报精准度与时效性的双重突破,为城市安全、农业生产、交通物流等领域提供智能化气象服务支撑。

省工信厅公布一批人工智能创新平台和应用案例名单!涉及两所高校【五分钟速览高校动态】

AI

省工信厅公布一批人工智能创新平台和应用案例名单!涉及两所高校【五分钟速览高校动态】

hqy hqy 发表于2025-07-17 浏览2 评论0

高教视野

■近日,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公布了2023年河南省人工智能创新平台、重点企业、优势产品和应用案例名单,确定25家单位入选河南省人工智能创新平台;42家企业入选河南省人工智能重点企业;41款产品入选河南省人工智能优势产品;55个案例入选河南省人工智能应用案例。其中,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和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入选人工智能创新平台和人工智能应用案例。